第105页

就连里头脾气最好的一个老头,都忍不住骂:“老牛头!这节目是你死乞白赖地让我们看,我们看得正高兴你又给停了!你是不是故意的!”

牛仁无辜地眨眨眼睛:“我不是故意的呀!”

“你们看这节目,不是说只想看看里头我说的、比老谢写得还好的书法吗?喏,书法就在那儿呀!”

谢德毫:“呸!我现在一点都不想看书法,老牛头,你快点给我把节目调出来……”

不过谢德毫虽然口上这么说,可他一双眼睛还是不由自主地朝着电视机的方向看去。

电视机上,几名练习生和他们身后的背景占据了一大片屏幕,谢德毫一双眼睛不住地往练习生们身上瞅,丝毫没有注意到背景板一侧靠角落的位置上还写着两行字。

谢德毫:“你们瞧瞧,这哪儿有书法字?我根本没瞧见!”

“那是你眼神不好!”牛仁站起身,他走到电视机前,“喏,就在这里。”

牛仁说着,他用手指点了点背景板上要是不仔细看、便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两行毛笔字——“任凭鲜血染青衣,此生无悔入华夏”。

这两句话正是《丹青》最后两句歌词、也是音乐旋律推至最高、最触动人心的节点。

当时大家只顾着看《丹青》舞台、沉浸在音乐中,根本没在意那两列毛笔字。

现在被牛仁点出,看向那两列毛笔字的谢德毫,眉头微微上挑,骤然紧皱。

舞台背景板上的那两列毛笔字,和现今华夏人时常学习的、古人的书法写法几乎截然不同。

虽然这字看着有点像瘦金体,但是笔锋字与字的连接等方面,都与瘦金体不同。

这字看着瘦瘦长长,但字俊逸潇洒、风骨具存,颇有一气呵成、下笔如神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