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外无准噶尔之患,内无朝野大忧,诸事平定,康熙又把木兰秋狝之事提上了日程。在敏若看来,敲打蒙古、收拢人心都其次,恐怕主要是为了溜出京散散心。
敏若惦记着容慈、绣莹和恬雅,这次便与康熙同去了。
路上,康熙打趣道:“从前喊你出门,你轻易不动的,果然还是孩子们好用。”
敏若嗔怪地道:“绣莹、恬雅不说,自容慈嫁了,妾见她之面不过寥寥数次,虽常有通信,可不见其人,还是心中难安。皇上您总是这样打趣妾,难道您心里不惦记孩子们吗?”
康熙笑道:“朕岂有不惦记的?听闻绣莹的幼子也满了周岁,该会叫郭罗玛法了。”
敏若道:“容慈、绣莹他们的孩子,出生到现在我一个还没见过呢,心里早惦记着了。走到这,恐怕荣妃心里也焦急难耐了。”
康熙不禁轻笑,敏若又道:“月前静彤来信,她也有了身孕,皇上您这几年玛法、郭罗玛法可真是当不尽地当。”
静彤嫁去准噶尔部落至今已有七年,却一直未曾有孕,康熙前些年对此略有失望,敏若却知道这是静彤有意为之。
如今静彤终于有孕,代表着她在准噶尔部的布局已经稳妥,策妄阿拉布坦“回归长生天”之日已近。
康熙不知静彤布局,闻此也面有欣慰之色,“总算她那边也有了消息。朕打算,那孩子出生,若是个男孩,便接回京来与皇子皇孙们一齐教导,准噶尔地方苦寒,孩子在那边跟着吃苦受罪,不如回京来环境优越。”
敏若心道康熙长得不过端正,想得倒不是一般的美。
若真是如此,恐怕策妄阿拉布坦一时半刻还死不了了。静彤还不得死活拉着他再生一个老二再送他去见祖宗?
把继承人交给康熙教养,静彤可未必放心得下。
这话当然不能说出来给康熙听,敏若低眉斟茶,未再言语。
敏若本当这次秋狝不过是一次平常的团聚,却不想今年的木兰围场如此的不平静。
她死死盯着满身是血回来报信的侍卫,艰声道:“你说,公主和法喀如何了?”
作者有话要说:
1:智者不入爱河,怨种重蹈覆辙。寡王一路硕博,建设美丽中国。网络热门用语。
第一百三十三章
霍腾出生时,敏若这位三姑姑已经是宫中的贵妃了,所以他并未见过敏若几面。但或许是自幼听家中人说得多,又或者入宫当差之后受了敏若不少照顾,他心里对敏若并不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