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尝了两口酒,称赞道:“这酒好,比内务府制的好滋味。”

各样菜式也是香辣口的小螃蟹最得他心,他口味本来就重,小螃蟹对半劈开裹着面糊炸得酥脆,与精选数种辣椒熬制出的辣酱同炒,个头不大但滋味最好,入口一咬仿佛蟹壳都酥了。

康熙没住嘴,又道:“这小螃蟹做得也好,更有滋味。”

敏若道:“原是书上的旧方制的酒,费事做出来味自然好;这小螃蟹您别看个头小,却比大的都费事,各个都是外头庄子上的人仔细挑拣出的,入锅能炸酥、炸脆,辣酱也难熬,好几种辣椒都是特地从外地寻来的,别看吃这一口简单,一大早起来小厨房就炒辣酱,一股子呛人的味。”

康熙听了,道:“你本是好清闲日子的人,能在这些事情上头耐性子下功夫,东西出来自然好。”

敏若听他这话不禁抬头看他——难得,康熙说这样的话没什么阴阳怪气的意味在里头,好像还是在……夸她?

真是稀奇了,要不是这会不好做得太明显,敏若都想扭头去看天边是不是下红雨了,脸上还是有几分赧然的道:“我也不过在这些事上用心罢了。我小时候还与姐姐夸口说要做当代陶渊明呢,结果现在一首五言的小诗都做不出来,也只能在这些吃喝田园事上用心了。”

“心静,日子过起来自然安然。”康熙似有感慨之意,“你没有那么多想要的,日子自然也过得有滋味。要论心性,阖宫之中敏若你当属头等。”

敏若抿嘴一笑,道:“您这忽然夸起我来,我还怪不好意思的。”她一面说着,一面给康熙盛汤,“螃蟹性寒,喝碗羊肉汤,驱寒的。”

这家伙是改走什么路线了?

忽然被康熙一夸,敏若心里头七上八下的,总怕这家伙紧跟着就要给她找什么事。

但很快,她就没心情想康熙了。

安儿一觉睡醒,针对没看到敏若这件事扯着嗓子喊表示不满,赵嬷嬷无奈只能把他抱了过来。

这小子在殿里已经喝了点水,按理说还没到他喝奶的时候,是不应该饿的。但他出来一看到敏若与康熙在吃东西,登时就不乐意了,敏若见他小嘴撅着眼看就要开口嚎,吩咐道:“拿水给他化些米糕来吧,鱼肉粥明儿个再吃。”

本来今儿是要给他吃鱼蓉粥的,再过个两刻钟左右乌希哈也该开始准备了。这会听敏若这么吩咐,赵嬷嬷忙应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