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在的购买力,她大概能在内城敲下一套数进大宅了,可惜现在内城的房子由内务府统一拥有分配给八旗人家,不通卖卖,而且她房子买来也无用。

所以斟酌过后,她用这些那四百两、并私下里添了些银钱在京郊、盛京等地为安儿添置了田产庄园,那四百两置庄子当然是不够看的,但架不住敏若手里银子厚啊!

敏若手里握着的仙客来与脂粉铺两桩生意都称得上是日进斗金,现在庄子上每年的盈余都愈发丰厚,织造工坊也开始盈利,她每年的收益更多。

这些年除了陆续修桥修路、投资康熙军资等等,她也没什么大花销,所以很是积攒下一笔银钱,如今拿出来添置田产的还不过是小头。她早年还在小汤山那边买下一块地建起了园子,温泉庄园,养生爱好者怎能错过?

敏若记得康熙在小汤山附近修建过一座汤泉行宫,但原身的记忆里没有,那应该是在至少康熙三十几年之后了。现在太皇太后、康熙常泡的汤泉多是赤城汤泉,再就是昌瑞山陵附近有一处汤泉,康熙每谒孝陵、至二先后陵前祭酒举哀后多办驻跸汤泉。

但要论环境优越,当然还是建造行宫之后的小汤山,敏若趁着康熙还没下手眼疾手快趁先建园地,到时候可以借着跟康熙出去泡温泉的机会去自己的园子里浪。

园中一切布景皆由敏若提出要求、画出大概布局图纸后请名匠打造,草木荫深山石秀雅,占地虽不大却布置精细,颇具南地风致。只可惜园子建成的时候敏若人已在宫中,无缘亲自游览享受一番。

她已经打算好了,等后年生了另一个崽,也按照这个规格再备一份田产园地。日后胤俄八成还是要娶蒙古福晋,再有法喀的战功权位,康熙未必会把永寿宫和蒙古绑得太紧,未来她的女儿抚蒙的概率不大,所以置田产的方向不必十分向关外发展。

康熙当然不知道敏若已经打算得那么长远了,他知道敏若在各处新置了田地庄园也只是一笑,闲谈时提起,道:“安儿才多大点,你都替他考虑得那样长远了。”

敏若笑着打趣道:“也不能光养您不养您儿子啊。”

这些年,打三藩、收台湾的军资,逢灾年赈灾的钱粮,敏若可都出了不少。钱不白花,康熙的好感拿钱刷最快。

这男人养着不便宜啊。

但康熙在里头掺了一股,每年她手里头收入多少康熙心中都有数,她尽早表明态度,早把康熙的信任心理和好感刷出来,往后的日子自然更顺、更省心。

花钱买平安嘛。也能买点地位,比如这会她这样打趣,康熙也没恼,反而笑吟吟地一起打趣:“他养起来应该比朕省钱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