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中,皇帝问诸大臣,“洛城八百里告急,已经在城破边缘,诸位爱卿可有何建议?”
是前朝余孽起事,居然有如此浩大的声势,不得不让皇帝心烦。太子站在前面,见诸大臣都做鹌鹑,无人吭声。此时谁愿意出头,老的武将早已老迈,行军打仗很是勉强。中年一代留在京城的将军,有几位是不能动弹的他们是要守卫京城与京畿之地,其余的一些,却是没有那本事,敢说自己能镇压前朝余孽,在有限的时间内夺回被余孽们占领的几座城。
他们缩着不吭声,老迈的将军们却是暗暗摇头,一位老将军跨前一步,“皇上,安宁公主是不是在京城?”
明知故问,也不说举荐,只是提醒皇帝一生。忠亲王扭头侧瞥一眼老将军,眼中全是:江老头你啥意思,推我家未来儿媳出来干啥?
江老将军见忠亲王那样,眼中也只有一个意思:有能耐你上啊。不然还得是你家未来儿媳上。
俩人的眉眼官司,皇帝端坐上方看的一清二楚,若不是情况危急,他会参与一番。
皇帝其实是想用安宁公主但又不大敢用,眼下却是不的不用。皇帝沉思片刻,立即做出了决定,朝会上宣安宁公主上朝。‘
大臣们只能等待。
莫府,皇帝的心腹太监见到的便是安宁公主缩在屋内慵懒着拿着一本杂记看的津津有味的样子。
老太爷随着一起进来的,孙女悠闲的状态让他都觉得孙女比他还像是在养老。
心腹太监只是带着皇帝的口喻而来,也没有让莫莉沐浴接旨之类,一切从简。说完口喻,莫莉简单收拾了下,便随着一起进宫。
也没有穿戴一身厚重的朝服,一袭便装便进来金銮殿,某些死板的文臣见安宁公主的穿戴极其的不合规矩,已经开始吹胡子瞪眼睛。可是莫莉全然不顾他们的脸色,只是看完皇帝递给她的军情奏章,“皇上,可有洛城周围的与几座已经被攻破的城池的舆图?”
皇帝一听喜形于色,之前还夹着眉头,皱纹深深的他,此时眉头舒展,看一眼身边心腹宦官。那人立马去取来洛城那一片区域的舆图。
莫莉看着图,沉吟了许久,“此战可打,微臣多年前,曾听闻前朝溃败时,曾带走无数的财宝。绘制了一张藏宝图,既然余孽出来起事,那财宝只怕是动用了不少。
此事不管是真还是假,微臣都当真,等一仗打完还得仔细查查问问。想着皇上要不给微臣派几位皇子还有皇上的亲卫一起随行。”
莫莉可不是胡说,她有原主前世的记忆,知道这场仗其实打了许久,一直到两年后才平息,那时前朝的宝藏已经消耗了一半。
她如今有前世的记忆,等于是有上帝之眼,加上自己有一群精兵悍将。她有信心打好这场仗,也有信心速战速决。
因此,她要求皇帝派遣几位皇子与皇帝亲卫随行。
噼里啪啦的说一通,有之前已经看不惯莫莉的文臣,有人呛道,“道听途说尔,万不可当真。安宁公主莫不是在消遣皇上?”
莫莉回头,杀气腾腾的瞧上一眼,骇人的杀气直扑那位嘴贱的御史。眼神如箭,吓的那位御史腿肚子直转筋,哆哆嗦嗦的都快尿裤子。立刻,文官们,都不敢再说话。
莫莉虽然在家里逍遥了一段时间,可是只要她不刻意收敛,浑身那即将喷薄而出的杀意肆无忌惮的四溢。不只是文官,即便是武将都很觉得威压压的他们有些不舒服。
文官更是被压的喘不过气,很是难受。
只是片刻,莫莉便收敛了浑身的气势。皇帝端坐上方,看着下面,沉声道,“准,朕派太子与三皇子,四皇子三人带着朕给他们的卫队,随安宁公主一起出发。”
今日早朝散的有些晚,莫莉与亲爹一起走,一群文臣跑的比兔子还快。一群武将等在一处开阔地,想与朝廷新贵的安宁公主认识。
顺便推荐自己的儿郎,随军出战。
上前的第一位便是提起莫莉是不是在京城的老将军:江老将军,他是个脸皮厚的老头。他一脸笑的稀烂,是个自来熟,上前便与莫莉打招呼,“微臣拜见安宁公主。”
安宁凝视着下方的江老将军,特意走下去,“江老将军好。”
态度谦逊,温和,让江老将军对莫莉的第一印象极好,“公主,此次需要点多少兵将?”
闻玹歌而知雅意,莫莉明白,这是要塞儿郎进来啊。身后的一群武将公侯伯们,都眼巴巴的望着莫莉。
无奈的她,只能与一群人闲聊几句,“诸位大人,武将勋贵家的儿郎,只能选走一少部分,怎么选,诸位还是上报给皇上,让皇上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