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页

所以她们基本上接不到什么话,大多还是一边务农,或者去工坊当纺织女工来补贴家用。

二是有些婆家或者丈夫不乐意她们到处跑,或者拼命阻拦,这女医渐渐就不怎么出去了。

三是她们自学成才,全靠自己摸索来救人,有的救了,有的没能救回来,却被责备,因为内疚也渐渐不当女医。

顾凝宸听着怪可惜的,好在这些女医依旧没有完全放弃,想着学院需要她们,就赶过来当先生。

她们也是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女医,也提高女医的地位,而不会沦落到自己这样的地步。

因为有温大夫在信笺里夹的盘缠,才让她们顺利赶到京城来了。

彼此之间哪怕不认识,闲聊几句,因为彼此都当过女医,很快就熟悉了起来,甚至有几分惺惺相惜。

有的娘家原本就是做稳婆的,渐渐摸索出来,比一般的稳婆要厉害得多。后来还机缘巧合碰上愿意教导医术的老大夫,学过几手。

有的家里父兄是大夫,有的丈夫是大夫,耳濡目染后自学成才,实在了不起。

她们去给学生上课,原本还十分忐忑。

索绰罗鼓励道:“只要把你们的经验一件件分享,那就很足够了。这些宝贵的经验能让学生们少走一些弯路,以后也能尽快学起来,成为真正的女医。”

几个女医商量了一下,每人一天说一到两个时辰,轮流着来。

顾凝宸特地交代索绰罗,给几位女医先生的月银相当高。

可以说她们在学院教个五六年,就足够在京郊买一处小房子了。

如今京郊的房产是有市无价,很多京官还买不起房子,只能租住,需要慢慢攒钱多年才能买的上一间小院子。

或者他们还没攒够钱,就因为太过出色而平步青云,然后被康熙赏赐大房子,就不必自己出钱买了。

很多人不理解为何给这些女医学院的先生跟一般官员差不多高的月银,让她们都能够在京郊买个小院子住了。

她们反正要上课,住在学院里面也是包吃住的,不是更划算吗?

没必要另外买一个小院子,平日她们估计都没什么时间过去,只有休息的时候才能回去院子了,另外还需要花钱来打理。

但是顾凝宸却知道这些女先生们会到京城来,究竟费了多大的功夫,又鼓起了多大的勇气。

她们或许有父兄和丈夫的支持,很可能谁都不支持,还是义无反顾一个人到京城来了。

能被支持的人实在太少了,有两个女医还下定决心跟夫君和离后才上京来。

比起一直阻拦和不支持她们当女医的夫君和婆家,她们更爱当女医,救下更多的人,于是就放下一切上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