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只要户部不泄露消息,除了康熙就没多少人知晓,也避免有心人得知这个数目十分庞大而开始指指点点。

捐款多了少了没人知道,这时候朝廷也不会讲究账目透明这种事。

当然,这所谓透明是不对外公开,却不等于真的完全不透明让人胡来。

钱到手了,必然要落在实处,确确实实用在灾民身上,而不是被官员们中饱私囊,挥霍掉了。

就跟康熙预测的那样,来的人不算少,却也不多,捐的钱款彼此之间都不大清楚。

一个个到顺天府那边登记,把名字和户籍都写上了,免得跟别人重名了,地方又含糊,名声落在别人头上,那就白捐了。

前面一人登记名字和户籍,后边一人收钱,点算后登记在册。

一人一页,后边的人想看前面的,也不可能偷看得了。

院子还是前面一人进,人却是从后边另外一个门出去,然后另外一个人才进去,可以说是秘密守得严严实实,前后人根本碰不上面,也就不可能互相打听了。

捐钱的人也乖觉,明白这时候带金子银子太不方便,直接就换成银票送来。

捐的银钱点算后就转到户部那边再核算一遍,没问题后,王谈就把总的账目送到康熙手里。

康熙看后微微颔首,吩咐工匠按照捐钱的顺序把人刻上去。

这些捐款自然不可能直接就分到灾民手上,毕竟要有人全花掉了,却没用在重建房子上,回头还来闹腾想多要一份怎么办?

又或是家中一人偷偷拿走了,余下的人又怎么办?

再就是如果灾民们拿着钱,也得买各种木材来重建房子,买的人一多,木材的价格肯定会上升,到了他们手上原本够用的钱就会不够用了。

毕竟供不应求,木材不够卖,价格肯定会上去。

倒不如户部统一把这笔钱一起去大批量买木材,一次性买,反而价格还能往下压一点,比灾民自个买要划算得多了。

买下这些木材一次性用船只从大运河送上来,虽然路上有花费,但是数量大,船只一次也能装载很多。

比起灾民单买几根木材的价钱,运输费用平摊之后反而要划算。

王谈真是省钱小能手,小算盘在手,哪个商人都别想在他这里占便宜!

当然王谈也不会占商人的便宜,该给多少就给多少,但是当自己是冤大头,那就不可能了!

这价格被王谈杀了下去,商人都要苦笑了。

不过这价格其实商人也没有亏,只是赚得没有平日多。

但是量大,积少成多,他还是有赚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