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顾凝宸随手拿着小本子,用铅笔在上面画了几个方正的池子,给康熙解释了盐田法。

海水先从第一个池子进来,满了之后关上来晒。

这其中关键的就是要放卤水,让海水能够尽快自然结晶。

晒剩下一半就打开第二道门,让余下的海水进入第二个池子继续晒,再放入卤水。

这样一个个池子轮下去,在最后一个池子的时候,就能得到不是雪白的粗盐。

卤水是从浓到淡,分量不能有一点差池。

制卤的原料是就地取材,一是被海水反复浸泡过的海泥,再就是海边常见的一种盐草。

盐草切碎后加入混进海泥当中,不停加入海水来过滤,最后得出来的就是卤水。

顾凝宸记得海边百姓最喜欢用莲子来测试卤水浓度,十分方便。

浮起来的少,那表示卤水的浓度不高,反之浮起来的多了,证明卤水的浓度很高了。

她一边想一边画一边说,把自己记得的都说完了,这才停下,低头看着纸上跟鬼画符一样的线条,顿时有点尴尬。

康熙接过顾凝宸手里的那页纸笑笑道:“这法子听着实在可行,怎么就没人用了?”

她想了想就道:“沿海百姓多年来一直都是煎盐,哪怕晒盐也就是直接晒,要让他们彻底改变制盐的法子,确实不容易接受。”

“而且这卤水要怎么做,放多少才合适,还得反复试一试才行,不然都是纸上谈兵,猜想推算罢了。”

康熙微微颔首,也深以为然道:“那就让人在海边划拉出一块地来试试,要成功了,那海盐就能多一些。要失败了,倒也无妨。”

顾凝宸是听出来了,他这还没开始,怕失败了叫自己难过,这就先安慰上了。

她有点哭笑不得,这时候不是该问自己从哪里看见的,这人怎么有上好的晒盐方式,却没有直达天听?

康熙看出顾凝宸的疑惑,实在是她这心思在脸上都要藏不住了,好笑地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脸才道:“上回江南总督送来的折子提到红薯,恰好被你看见了,才叫朕知道了。陈家努力了这么多年都没能直达天听,多少能人异士在民间,发现晒盐的好法子没能叫朕知道,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如果有人突然跑去府衙,告诉当地官员,他有一个新的晒盐方式,出盐比之前要多,非常好用。

当地官员第一时间只会觉得这人疯了,在说疯话。

哪怕官员觉得这法子可行,但是当地的都是官盐,要失败了,往年用老法子出的盐减产了,他不被上头问罪才怪!

一般官员在当地呆三年,然后就换地方了,何必为了一个不知道哪里来,也不知道能不能可行的法子,坏了自己的前程呢?

他们不改变,前程未必有影响,但是如果着手去大改,就很可能出问题。

所以此人没能把法子呈上,愤愤不平写在书里,恰好被拖尔弼借回家,然后被顾凝宸看见,这只能说此人的运气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