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也没有独食,与民争利,只是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再说了,合作的商人也能获利,还利益颇丰,更是有朝廷这个大腿在,不挣钱简直不可能,只说挣得不要太多!
大家一起挣钱,你好我好大家好,商人们自然乐意,但是明面上就不能说得那么俗气了。
三家一听,顿时一个个摸着胡子不住点头,起身对着宫里的方向拱手行礼道:“皇上仁慈,又体恤我等,实在是万民之福。”
几人夸完,这才重新坐下,纷纷说工坊如今万事俱备,只要拖尔弼一声令下就能立刻开工。
拖尔弼让三人说了自家的情况,工坊的面积大小和工匠的数目都差不多。
都是百年家族了,手里头的资源也差不到哪里去。
当然这都是几人自己说的,拖尔弼就听着,偶尔微微颔首,脸上依旧挂着客气的笑容,让人看不出他究竟满意还是不满意。
原本在来之前,三人还觉得拖尔弼是出了名的书痴,对做买卖的事肯定不擅长。
要么他就随意点一个合眼缘的人合作,要么就是听从身边人的建议。
所以三人在来之前,也卯着劲给拖尔弼的亲属和亲信送礼。
自然几人也不傻,直接送到家门口来,被康熙知道就不美了,觉得拖尔弼这事还没办成就公然受贿,到手的差事也得没了。
这不是巴结拖尔弼,而是害了他,甚至还可能丢了乌纱帽。
所以几人就另辟蹊径,从旁人开始出发,比如拖尔弼夫人的娘家人,比如拖尔弼的堂兄弟和叔辈等等。
又找到十分冠冕堂皇的借口上门,找的还是这几家人的友人。
哪知道他们派人上门,一个个却是拒不接受,有的甚至还直接闭门不见。
商人们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对钱财毫不动心之人,一个就算了,还是一群!
不过他们反而觉得,拖尔弼的家族如此,本人的品行自然也是两袖清风的,所以一开始都没说钱,说的都是自家工坊的条件有多好。
把自家夸了又夸,拖尔弼听着顺耳就能选人了吧?
哪知道拖尔弼没那么好糊弄的,他听完后就道:“我只听着实在很难想象出来,不如这样,各位拿出自家工坊最好的纸笺来给我过目如何?”
毕竟夸是一回事,工坊的规模是一回事,各人有几代传承是一回事,最后要看的还是各家印刷的功夫如何了。
三家人还以为拖尔弼会很快选定一家,谁知道还要看样板。
不过他们还是早有准备的,自是带了来,如今只要拿出来摆在桌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