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亲自写一遍下来,顺着下来也能发现问题。
“那就这个最后修改好的让人誊抄,抄三份,一份留在你这里,一份在朕这边,另外一份就放进玻璃盒子里面保存起来。”
康熙这个安排甚好,两人都能随时看,另外还有一份能备用,以后写完装订成册,也能保存很久,叫后人能看一看了。
万琉哈氏听着就笑眯眯建议道:“等皇上这册关于算学的心得写完,不如找人装订成册,再印刷成书,让外头的学子也能看一看,指不定能找到几个对算数有天赋的人。”
“那些传教士想必觉得他们的算数学得不错,咱们人才济济,想来该是有不少好苗子,就等着去发掘一番了。”
毕竟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学好数学了,后边物理化学的人才也能接踵而来。
她这么说是想造福更多学子,在康熙听来,这是万琉哈氏对他的算数相当高的肯定了。
康熙就笑着拍了拍万琉哈氏的手背道:“也好,回头写好了,让人装订成册,上面著书之人就是朕和你了。”
万琉哈氏眨眨眼,想到康熙出书,她居然能得个并列第一作者的署名吗?
百年之后,后人看见了这本书,看到她的名字会不会立刻就想起来:啊,这是那个跟康熙一起写书的人,也是个数学天才!
思及此,万琉哈氏有点美滋滋的,感觉她得加把劲把这本书写好了。
回头她也能自己写本书,写点物理尤其化学之类的心得,抛砖引玉一下,吸引多些喜欢物理化学的人才就挺不错的!
不过这事不急,回头慢慢写就是了,就是万琉哈氏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宫里有印刷工坊吗?
她一提,康熙就点头答道:“宫里武英殿那边在前代的时候就有个印刷工坊,样样都是齐全的,就保留了下来。只是这些年没有多少印刷的机会,最多给皇祖母印刷一批金刚经而已。”
太皇太后信佛,康熙孝顺,给她建了大佛堂,佛经自然也得续上才是。
正好这个工坊平日也没什么用处,这时候用来印刷佛经是再适合不过了。
工匠们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手艺,这么多年来也是没有丢,索性都留下来了。
万琉哈氏就明白,这是明朝留下来的宫印,专门给宫里做印刷。
也不知道这印刷工坊用的是活字印刷,还是雕版印刷?
康熙见她一副感兴趣的模样,两人窝在英华殿这边大半天了,也该起来活动活动,索性过去看看也不错。
武英殿在宫里西南面,走过去是不可能的,实在太远了。
于是康熙坐上御辇,万琉哈氏也被扶着上了软轿,一行人就浩浩荡荡去印刷工坊参观了。
李德全已经让腿脚快的小邓子赶紧去武英殿那边说一声,让他们立刻收拾一番,免得等会康熙过去,工坊乱七八糟一副下不了脚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