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灼瑶听说后宫嫔妃都去翰林院借书,也来问佟佳氏要不要去借两本。

佟佳氏听后笑笑道:“不用,没这个必要。”

她作为贵妃还跟着后宫嫔妃们一起胡闹,实在有点掉价了。

佟佳氏问了问,最后除了万琉哈氏和自己之外,就德嫔和宜嫔没有去翰林院借书。

宜嫔的话,她正大着肚子,让人收拾东西准备挪去慈宁宫,自然没必要掺和这个。

德嫔没动弹,就让佟佳氏有点意外了。

永和宫里,大宫女涟漪自然是问过德嫔要不要去借书的,被德嫔摇头拦下了:“我跟万琉哈氏相处过一阵子,她从小饱读诗书,咱们这临急抱佛脚去看那么一两本书,能顶什么用?对比之下,这不是更加相形见绌,跟东施效颦一样吗?”

拿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比,怎么可能比得过?

尤其万琉哈氏从小爱书,看了多少年,嫔妃看个十本八本的,难道就以为自己能超过她,这不是痴心妄想吗?

而且在德嫔看来,才女有万琉哈氏一个就足够了。

看看后宫几个受宠的嫔妃,性子就没有相似的,足见康熙没有特别喜欢的类别。

另外也就是,谁都不愿意当第二。

比如宜嫔性子爽朗,又嘴皮子利索,会说俏皮话,其他嫔妃就没有学她的。

一个学不好,那就尴尬了。

再就是宫里有一个性子直爽的宜嫔,叫康熙印象深刻,再来一个就得往后排了。

康熙每次想起直爽之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宜嫔,接着才是另外一个人,后边跟着的那个心里能不郁闷死?

嫔妃们就得有自个的特色才是,让康熙每次想起什么,都能立刻想到。

哪怕嫔妃们有些许重叠,比如善解人意,比如小意温柔,却都各有各的特色,绝不会完全重复。

如果万琉哈氏知道德嫔的想法,就得感慨后宫嫔妃都知道给自己立人设了。

这人设还是有个人特色的,独立又鲜明。

藏书阁那边闹哄哄的,后宫嫔妃借书的事自然传到康熙耳边。

康熙傍晚去重华宫的时候,还跟万琉哈氏提起这事来。

万琉哈氏一怔,笑着答道:“皇上,这是好事。毕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看多了自然能明理。而且后宫嫔妃们主动看书学习,小阿哥们自然更勤勉,就连格格们也跟着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