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口说完之后,四品官就有些后悔了,但他观察到皇上面色不虞,似乎也赞同太子的话,再说在场大臣都是男人,肯定有很多人想法跟他一样。

“说这话的陈继儒比得上的孟子?明朝男人都受谁的理论影响,你难道不知?我还以为提倡了这么多年,程朱理学早被大家唾弃了呢,没想到还有人喜欢捧前朝的臭脚。”

胤礽嘲讽之言十分毒辣,刚好精准触碰到了康熙的忌讳。

两月前,太子刚派兵铲除了武昌一带的反清复明势力。这会儿康熙听到有人追随前朝信封的东西,自然是不高兴。康熙不满太子架空自己是一码事,有人追随前朝就是另一码事了。属于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区别,内部矛盾可以慢慢解决,但外部矛盾必须立刻根除。

“拖出去,杖四十。”康熙话语简洁,不容置疑。

大臣们尽数噤声,大殿内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中。

等众臣告退,康熙独留胤礽在跟前。

康熙命人将今日供奉的好茶沏来,与胤礽对坐同品尝。

“太子近来改革动作频繁,可有什么缘故?”康熙挑眸,目光锐利地看向胤礽。

“想多为皇父分忧。”胤礽望着康熙淡笑,“可是儿臣的这些提议有什么错处,惹得皇父不快?还望皇父指点。”

康熙:“……”

还真没什么大错,小问题提了也会被伶牙俐齿的他反驳回来,倒没什么可说。

“儿臣做得不好?”胤礽收住了笑容,开始面容忧郁地主动自我检讨,“儿臣知错了,儿臣愿意自请去守墓,多久都可以,尽听皇父吩咐。”

康熙眯起眼睛,打量着此刻在他面前看起来很乖的胤礽,总觉得怪怪的,甚至感觉他像是在威胁自己。以太子现在的声望,他若无错惩罚太子,势必有损君威,甚至被冠上昏君的名声,当他傻么。

“太子多虑了,你的提议很不错,为父不过谨慎些,先看朝臣反应如何再定,既然没什么人有异议,回头便实施下去。”

康熙笑着去抚摸了胤礽的额头一下,如同十分爱子的慈父一般。

“好孩子,你如此优异,是为父的骄傲。”

……

此之后,胤礽的提出改革确实开始实施了,但全部都是康熙一手抓。胤礽则被康熙派去管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比如监督工事,执行祭祀等等。

胤礽被安排远离政权核心,每天有大把的时间悠闲,成了一名闲退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