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曾经所写给皇帝的那些信,因为过于有价值,已经被詹事府编著成书,起名为《兴言录》,在各位皇子和大臣们的手中传阅。
书中的每一页,每一个篇章,都有精髓。大家越研读,越发现太子爷偶然顺嘴说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都具备很深远的意义,值得仔细研究并付诸于实践。曾有不少七八品的官员,就靠琢磨《兴言录》,给自己开拓了一条立功路,因此扶摇直上,升官加爵。
人不在,言犹在。
这就是如今太子给朝臣们最深的感受。
《兴言录》看的次数越多,朝臣们就越发崇拜起太子,都更希望能再看到太子本人。因而时常在上朝的时候,有人会问康熙,太子什么时候能回来。
康熙也思念太子,两年间,他曾派人数次出海贸易,就为接回胤礽,谁曾想外头只有他的传说,根本不见他的人!
太子迟迟在外不归,根本不想着孝顺他这位“老”父亲,朝臣们又日日常提及他,令康熙心生太多怅惘和怨念,以至于康熙觉得自己都快成一名怨妇了。他气得屡次在大臣们跟前对感慨胤礽不孝,可思及他所立下的功劳,听到朝臣们为太子求情,他又心软,不能真对胤礽做出什么惩罚。
又爱又恨,想的时候抓心挠肝,气的时候牙根痒痒,思及其优点的时候,又不禁嘴角带小,颇感骄傲……
这世上,除了这个混账儿子,没有第二个人能带给他这样的复杂情绪,让他烦躁长达三年之久。
现在胤礽终于来信了,康熙在收到信那一刹那是高兴的,太子没事,太子终于给他回信了!
但在看过信之后,从前积攒的那些复杂的情绪又再度被激发出来,并且成倍累积增长,令康熙气恼烦躁至极,同时又无可奈何。
“太子回来了。”
“太子爷终于回来了?”索额图高兴极了,忙问康熙太子爷人在哪儿,他这就派人去接。
“盛京。”康熙耐着脾气回答道。
索额图讶异,开始认真分析起来:“盛京?太子爷莫非是从俄国那边入境,过黑龙江回国?奇了怪了,为何不从喀什喀蒙古走,这样走似乎更近些。”
“他说他逆旨迟归,深知自己犯下了大错,要在老祖宗跟前好好忏悔。如果无法得到我的原谅,他愿意终一生忏悔,在福陵为太|祖皇帝守墓。”
索额图能感受到康熙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冷,他暗暗瞄了一眼的康熙的脸色,心里为胤礽忐忑起来,不敢随便吭声。
“你说他这是不是在要挟朕?耍心眼儿?想借着老祖宗的名头躲过朕对他的惩罚?”康熙的声音冷到谷底,目光也极冷地看向索额图。
索额图赶紧在心里琢磨太子使这招是什么意思。从道理上来讲,先拜老祖宗认错是没问题,但从情理上讲,有活人在呢,自然当以活人为先。皇上盼了他那么久,太子应该清楚先见谁后拜谁才对。
这事儿皇上还不能直接开口说他错了,因为以老祖宗为先,在礼度上确实没错,大概正因为这样,才让皇上更觉得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