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想起了胤礽在信中提及胤禟这个九弟的时候,说他有语言和经商天赋。他还不忘解释说经商贸易并不下贱,如户部为国库收缴钱粮一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做好了,盈利可以是国库的几倍。这些钱用来建学校、医院、发展农业以及各行业的技术,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促进国富民强,那就是最高贵不过的“经商”。
胤礽表示,他觉得九弟是这方面的人才。
带着众阿哥们回京之后,康熙特意去了一趟胤禟的住处,发现胤禟的桌案上画了很多火炮的图纸,绘制比例和标注都近乎精准。
这孩子才八岁,就对做火炮感兴趣了?
看来,胤礽这个做二哥的看弟弟的眼光非常准。
接下来,康熙就派胤禛在读书之余,去学习机械技术。
因为胤禟对经商和火炮都很感兴趣,康熙便让他拜白晋为师,还将胤礽请回的金融人才也派给了胤禟,让他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慢慢去了解贸易和金融行业,至于火炮的兴趣也随他发展。
于是各适龄的阿哥们除了每日的基础学习之外,还被康熙安排到各领域学习新知识。
因为这次从外国传进来的技术种类太多,所有技术都还在探索中,康熙无法要求儿子们全部掌握,让他们自愿选择各自感兴趣的领域,反而是这样,阿哥们在新领域内学习得更快、更有深度,渐渐地都开始爱上了各自钻研的领域。
大阿哥胤褆从跟着鄂齐尔、乌迩衮父子操劳马场的事宜之后,对畜牧很感兴趣,所以这次奶牛、新品种肉猪的饲养繁殖等畜牧相关的事情,大阿哥都统揽了,且干得非常不错。
三阿哥胤祉素来是不争不抢的温和敦厚之人,但他在书画等方面的才学造诣却远超过其他阿哥,平日得闲的时候,他就喜欢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做研究。
这次他被康熙安排去监督学习农药等化学技术方面的研究,刚巧就喜欢上了。在得到胤礽译成汉语的化学书籍后,三阿哥时常把自己关在房里进行钻研,他熟练学习了合成农药的过程,兼顾扩大生产规模,同时还打算创新研究本土驱虫方法与西方的结合。
新药并没他想象中那么容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胤祉丝毫不气馁。
四阿哥胤禛要学习的东西就更多了,他最勤奋,每日读书完毕之后,趁着夜色从紫禁城骑马离开,前往工厂研究机械相关知识。
五阿哥胤祺从偶然间给太后和太皇太后种“草原”开始,就发现自己对种地很感兴趣。草莓和番茄他第一个拿到苗子,种在太后和太皇太后的宫里。之后生菜、花菜、大樱桃等蔬菜水果的试验种植,都让他很感兴趣,后来就渐渐地变成了农业种植这一块都由他来负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