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亲自到了大直沽的渡口,观察荷兰等国的船只与本国船只的差距。

荷兰国的船不仅造得更大、更结实、更气派,还配有起重机。在运输大型沉重货物时,人家完全不需要人力,而他们大清却还在依旧使用古老的笨拙的人工搬运方式。

之后,又见识了各国火炮和枪支的威力,让康熙更加感到震撼,以至良久说不出话来。

康熙意识到需要他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很多,现在再不去学习,去做出改变,早晚有一天整个大清国会被人家按在地上踩,甚至脸踩烂了都翻不起身,永远被人压在脚下。

大清急需做出改变,而不是满于现状,固步自封。

康熙立刻暂缓了南巡的计划,开始着手选拔较为有学习能力的年轻官员,跟着那些外国的技术人员学习技术。敕令他们一定要将技术学习熟稔,创造发展属于他们大清国自己的工业。

下朝之后,康熙按照平常的习惯到书房考校阿哥们的课业。

看着胤禛等阿哥们认真熟背四书五经,康熙第一次觉得不怎么欣慰了。

光学这些有什么用?光学这些是比不过外国那些技术的!

阿哥们都年轻,正是聪明爱学习的时候,老祖宗们教诲的东西不能忘,但是新的东西也应该学。

康熙心不在焉地考校完毕,对八阿哥磕磕巴巴的背诵成果竟没有加以训斥。

阿哥们都以为今日康熙心情好,纷纷围上来,向康熙提出了很多问题,大多都跟他们近来听到一些新奇传闻有关。

“阿玛,儿臣听人说二哥让人带回了一种药,洒上两回,就能把菜上生病的小白虫给彻底杀死?阿玛能不能赏给儿臣一点点?”

胤禟去年弄了两盆名贵的兰花,他天天亲自照料着,最近兰花生虫子了,他和身边人想尽了各种办法杀虫,但虫子总是过一段时间就卷土重来,如今越发得厉害了,花叶枯萎了一半,眼看就要死了。

胤禟发愁不已,因此也更加想念他的好二哥,怎么还在外国不回来。如果二哥在的话,他就可以直接跟二哥求药了。而不是像现在,要先观察阿玛的脸色之后,再小心翼翼地开口求药。他生怕阿玛骂他玩物丧志,不舍药给他。

康熙点头应允了胤禟,嘱咐他如果兰花治好了,就告诉他一声。正好他也想亲眼见识一下,这农药是否真如胤礽信中所说那样厉害。

“儿臣听大哥说,那荷兰国的船上有一种起重机,十分厉害。阿玛能跟我们讲讲,那机器是怎么运货的?靠什么使力?”胤禛好奇地问。

“靠水力运作,运作过程比较复杂,倒是能说清楚,但说再多都不如带你们亲眼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