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没有现在这样平坦的水泥路,从云陌到昼山需要翻过许多山头,要走好长、好长的山路。”
顾嘉年屏住呼吸,听她继续说。
“好在一路还算顺利,搭了几趟顺风车,也遇到几个好心人替我指路。那时候的人心还没有现在这么复杂,我挨了两顿饿,摸黑进了昼山城。城门口馄饨摊的大娘见我饥肠辘辘的样子,免费给我煮了一大碗馄饨。”
顾嘉年忍不住问她:“可是你去昼山干嘛呢?”
还是孤身一人。
那个年代没有高速公路,更没有便捷的大巴。
外婆笑着与她对视,那双苍老的眼睛尽管已经浑浊,可在这黑夜里却熠熠生辉,如同月有圆缺。
“我呀,跟一个人约定好了,去昼山找他私奔。”
“停停,阿婆那会儿,比你还要叛逆呢。”
第23章 野星为灯
屋外萤虫飞舞, 窗台上那个破瓦罐里新插的扶桑花枝随夜风摇曳。
外婆同顾嘉年讲了一个故事。
是独属于那个年代的,并不算新奇,却真实存在过的故事。
五十几年前的一个春天。
梨花压满枝桠的季节。
一位体弱多病的富家少爷带着仆从到乡下养病, 住进祖上修建的洋房别墅。
他听从医生建议, 每天清晨都要绕着河边走三趟。
于是每天都能见到一位在桥洞下浣衣的乡下姑娘。
久而久之,少爷实在无聊, 有一次便走下河道, 与姑娘攀谈起来。
起初并不愉快。
两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截然不同。
一个是受过先进教育、矜贵桀骜的富家少爷,一个是安守本分、被家里安排着成年就要嫁人的农家女孩。
她嫌他聒噪傲慢却四体不勤,就连穿衣吃饭都要依靠佣人。
他说她唯诺迂腐且大字不识,甚至最简单的儿童读物都读不懂。
谁都瞧不上谁。
可是后来, 少爷屈尊降贵教女孩识字看书,给她讲新时代,讲开放, 讲男女平等、恋爱自由。
讲女孩子也应该拥有受教育的权力。
女孩呢,则手把手教少爷洗衣做饭、种菜放牛, 逼着他每天陪她风吹日晒、翻山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