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距离决口已过了十日,武阳县大片良田和民房被淹,百姓无家可归;赈灾之事刻不容缓,臣斗胆请陛下速做决断。”
这么严重了?我心中微讶,不过一想也对,哪怕在现代,洪水泛滥也是天天上新闻的大事,何况生产力不甚发达的古代。
“朕早有决定。”皇帝不动声色的瞄我一眼:“赈灾之事由九王全权主理,六部和武阳地方官员协助,不得有误。”
……!!!
此话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殿里瞬间便响起了交头接耳的声音;太子和赵王都略显意外的看着我,其他大臣更是或喜或惊或若有所思的,有意无意向我这里投来一瞥;而我自己则彻底傻在原地,还没来得及消化这爆炸性的消息。
这这这什么情况?!?我还什么都没说,就决定让我去了!?这来的也太容易了吧!总感觉哪里不对啊喂!
“肃静——”李茂清了清嗓子,所有人都闭了嘴。
“老九。”皇帝对下面人的反应充耳不闻,转而唤着我。
“儿臣在。”我站到正中间,对皇帝屈了屈身,内心很错愕,面上很淡定。
“武阳水患不算特别严重,但屡次侵扰,终是存在隐患;朕拨给你五十万两,你去后定要探明情况,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他沉声对我下达指令。
我压下心中翻涌的疑惑和还未褪去的震惊,恭敬的回答:“儿臣遵旨。”
这事儿真就这么定下了?这也太草率了啊喂!难道不应该一群老学究打嘴炮然后我们三位候选人互相吹捧加贬低加毛遂自荐,才能定下最终人选么?!
“呃……陛下,臣以为九殿下年纪尚小,在治理水患上资历太浅;武阳于五年前溃堤,其后续事项是太子殿下一手操办的,既然太子殿下更熟悉那儿的环境,不如……”
仿佛呼应我心中所想,马上在大殿中后方就有身着御史台服制的官员出了列,开始委婉的炮轰我,打算劝皇帝收回成命。
我斜睨过去,第一眼,嗯,看他不顺眼;第二眼,嗯,更不顺眼了。
“范御史所言差矣。”他话还没说完,就被隔壁一位看上去年纪较大的御史打断:“资历都是从无到有的,不给历练的机会,又何谈资历?上次是太子殿下督办,这次于情于理都该轮到九王殿下。”
嘿,果然是那个范御史。
“姑娘尤其要当心御史范达通,他锋芒毕露,处处和本王做对。”我脑中又想起九王说过的话:“至于如何分辨,姑娘看哪个最不顺眼,哪个便是范御史了。”
我当时只觉着他的奇葩逻辑不靠谱,现在想来却是出奇的准。
“赈灾不是小事,我们担心……”见范御史被噎住,他身边另一名同僚立即反驳我方人员。
“担心什么?难不成你们在质疑九殿下的智慧和能力?”不等先前的那位开口,我方阵营又自动站出第二人,毫不客气截了对方的话头。
敌方不甘吃亏,我方也毫不示弱,这样一来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争吵,朝会秒变辩论大赛。
下面吵的火热,我周围的重臣们都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们吵,一副见惯了常态的样子;我偷眼看了看太子,发现他眉头轻皱,眼神有些闪烁,似是想到了什么让他感到不安的事情;而赵王和往常一样,满脸的事不关己,尽职尽责的当个围观群众,就差捧个瓜出来啃了。
我突然意识到,那群言官吵的不可开交,但观点只绕着两个:第一,让太子去;第二,让我去。在这期间,完全没有任何人提到赵王,也没人替赵王说话,甚至他自己都不打算争取一下。
赵王就算再不受宠,好歹也是个活生生的皇子站在那儿,却被众人心照不宣的遗忘,是因为他真的太没存在感,还是别有隐情?
我望着他有些出神,或许他感知到有目光停留,不经意的一扭头,正好和我看对了眼。我迅速收起脸上的疑惑,赵王则对我笑了笑,憨厚的不能再憨厚,教人抓不出任何破绽。
底下嘴炮战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连某些其他部门的官员也都掺和进来了;皇帝见状,有些无奈的微叹了口气,说:“众位爱卿都别争了,朕心意已决。至于太子,他也有和赈灾同等要紧的差事要做。”
皇帝发话效果就是不一样。他一说完,以范御史为首的太子党顿时声势小了许多,而我这边的人则纷纷露出胜券在握的表情,也不再和他们争辩。
见下面安静了,皇帝接着对齐晟说道:“太子,朕命你代朕赴江北一带巡视,不得有误。”
“儿臣遵命。”齐晟毫不犹豫的接了旨。在起身的瞬间,他淡淡扫我一眼,看不出任何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