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发现“古维先生”失踪的当然是旅馆方面了。当晚古维先生没回旅馆过夜,旅馆经理并不在乎。反正古维先生已经交了整月租金,房间爱住不住。可是古维先生不回旅馆住,总有些闲人过来搭讪几句,想知道古维先生的最新情况,或者告诉旅馆古维先生的最新情况,于是旅馆经理知道了古维先生最晚在同性恋酒吧内,于是旅馆经理知道方格林的保镖奥·迪诺最后追出了酒吧……当然,还有闲人看到奥·迪诺领着古维先生上了船,两人开着船向班恩河河口驶去。
哪些无聊的人聚在旅馆,对古维先生的“菊花”发表了一番安全猜测后,方格林的电话找来了,他找古维先生打听奥·迪诺的下落。奥·迪诺在班恩河上有一艘船,不在方格林别墅执勤的时候,他会到船上与自己的珍爱度假,当晚奥·迪诺没有回别墅,河上的游艇也不见了,方格林先生以为奥·迪诺只顾玩忘了上班,故此找到了古维先生门上——城里有什么动静,可别想瞒过方格林。
旅馆方面立刻去了古维的房间,用管理员钥匙卡读了古维先生门锁开闭记录后,他们发现古维先生昨晚出去就又没回来。到了晚上,方格林再度打来电话,询问古维先生下落时,谁都知道有点不对劲了——旅馆方面立刻报了案。
当时,全城的警察还在追捕劫匪,顾不上替方格林寻找“他的迪诺”,等到半夜时分,警方在沼泽地里堵住劫匪后,方格林发怒了,他亲自打电话给熟识的警察局长——暗杀名单中仅剩的另一位亲方格林的局长。这位局长紧急抽调了几个人,调阅街头监控设备后发现:当晚,奥·迪诺似乎有意避人耳目,他领着古维先生一路躲闪监控摄像头。在大多数监控录像中,迪诺只留下了一个疑似背影,虽然有人坚称在河面上看到迪诺与古维相伴而行,但却没有他们登船的镜头记录。
警方当时抽不出更多的人力搜索河面,于是这件事暂时搁下了。当晚,全城都在议论“可怜的古维先生”的“可怜菊花”问题。
方格林其实不想把这事闹大,迪诺那艘船是他送的,曾经有很多“刑罚”在那艘船上进行。方格林刚开始听到古维失踪的消息,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念头是:“迪诺又管不住自己了,他怕是悄悄地将古维先生做了……嗯,或者,他用力过度,让古维先生‘致死’了?”
方格林怕警方找到船上时,迪诺一时贪恋,还不舍得处理古维先生的尸体。迪诺知道方格林太多秘密,方格林首先想到的是替迪诺隐瞒脱罪,故此他没急着催促警方,还想着迪诺多玩几天,等他玩够了自然回家。
不久,劫案发生第三天、古维失踪第二日,弹尽粮绝的劫匪终于投降了,但警方只抓住了男劫匪,被劫款项与女劫匪一起失踪,据交代:女劫匪早跟男劫匪失散于沼泽中,而钱款一直在女劫匪身上。
劫匪抓住了,警方全线撤回……顺便给古维先生录一下口供。
说实话,警方真心想忽略古维先生的存在,有这么一段插曲只能证明警方的愚蠢,而把古维先生忽略过去,那就剩下警方的神勇——听到劫案发生,警方从各地聚集在一起堵截,虽然都姗姗来迟了,但好歹堵住劫匪了不是吗?真要提一下古维的存在,这人根本治不了罪,人手里还捏着一份谅解协议,作为一个无罪的旁枝末节,提这人干什么?
可“古维先生”在城中太有名了,如果一份口供都没有,万一对方律师提起来,这就是漏洞。再说,万一古维先生知道点什么警察不知道的,这案子就复杂了。于是……警方发觉古维先生身份有问题。
给古维先生录口供之前,警方当然要查阅一下古维先生的入境记录——没有,古维先生没有入境记录。
当然,在申根协议之下,古维先生可能从某个申根签字国入境的,然后无需签证进入英国,进入爱尔兰……于是警方调查了全欧洲的入境记录,还是没有古维先生的行踪。
接下来,好奇的警方开始调查古维先生的身份,发觉这位古维先生确有其人,姓名年龄身份职业都不假,连面貌几乎跟爱尔兰警察看到的差不多……但这家伙在家!
古维先生不曾出门度假!连续三天都有人见到他出没,他的地铁月票卡连续三天都在使用,这三天他去了图书馆——图书借阅卡有使用记录;还去了超市——信用卡有使用记录;还因为一次违章驾驶被警察拍了照……
如此,在爱尔兰出现的“古维先生”又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