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页

因此,班宁的策略就是以稳守为主,不让斐明舰队破坏登陆战。

在包括他在内的所有西约人看来,这一仗都没有什么难度,斐盟联军只不过是逞血气之勇孤注一掷罢了。己方只要稳固防御,他们自然会一次次冲上来撞个头破血流,几次过后,斐盟人的血气就会消褪,身体精神也会疲倦。

等到登陆战成功,陆军展开行动,这一仗就大局底定。到那个时候,击溃甚至全歼斐盟东南联军,简直易如反掌!

正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占据着兵力优势的西约舰队在看见十八支莱恩舰队以三叉戟阵型向己方疾扑而来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慌张。他们按照既定的部署从容应战,五朵梅花般的战舰集群,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牢牢挡住斐盟舰队。

和u点,c点和k点的战斗态势一样,双方的接战速度极快。

这是因为斐盟联军在出现并发动攻击的时候,采取的是短程跃迁继而高速突进的进攻方式。和双星角两军以战舰本身速度相向而行,缓缓逼近的方式完全不一样,只短短一两分钟,两军舰队就进入射程交火,且迅速绞杀在一起。

迎战阶段,班宁采用的是连环防御战术。

这种战术,包含了眼镜蛇战术和羊角回转战术,是一种防御力极强,且带有一定攻击力的高级复合战术。在战斗中,五个梅花花瓣一般的舰群,会保持高速游走。

这种游走,并不是向着一个方向,而是如同羊角一般,呈再个半圆。这样一来,舰队的战列舰主阵就能始终保持在运动中,随时变换阵型,抢占攻击角度,实施炮火压制。

同时,其外围的驱逐舰集群也在游走回转中护卫住主阵,并为中央的几支a级舰队寻找时机突袭做掩护。

而莱恩舰队,则在胖子的指挥下,采取了迎战阶段最简单也最直接的狼群战术。十八支a级舰队如同一把巨大的三叉戟,分为三个箭头,左右两个箭头各由四支舰队组成狼群的包抄集群,中间则由八支舰队构成狼群的主力攻击群。

战斗一开始,斐盟就遭遇到西约舰群主力舰阵的集中攻击。不过,因为斐盟舰队散得比较开,距离近,速度又快,损失并不大。

很快,双方短兵相接。十八支莱恩a级舰队,就像是十八支饿狼,分头扑向西约舰队。而西约舰队,则依托密集的阵型和兵力优势与莱恩舰队对抗。

就战术条件来说,两军半斤八两。

西约胜在兵力较强,战列舰主阵齐射威力大,且占据航道关键要点,阵型完整稳重。而斐盟则胜在速度快,攻击点多,灵活多变。

战斗从一开始就非常激烈。莱恩舰队一次次扑上去,试图撕咬开班宁舰队的阵型,而班宁则沉稳地防守反击,化解攻势。双方舰队你来我往,忽而斐盟舰队压过去,迫使敌人全线回收。忽而西约人又通过反击压出来,迫使斐盟舰队暂避锋芒。

第七十分钟,战局出现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