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迅速攻占了街亭要道,直接压逼街亭后面入汉口的关口阳平关。蜀军的咽喉命脉,已被司马懿紧紧地扼住了。
但司马懿不冒进,他下令在街亭布下重防,准备迎接蜀军的反击。因此魏延、高翔两将,虽然依孔明的部署,率军反击街亭,亦被严阵以待的魏军击退了。至此,街亭之战已成定局,蜀军因部署失当,己遭惨败。
事后,司马昭问司马懿,为甚故意留下西面缺口,放马谡的败兵逃脱?
司马懿笑道:“我料马谡熟读兵书,必知兵书上有置诸死地而后生的论述。因此马谡虽然明知水道易被我断,仍在山上驻扎,意在藉此激励兵将死战。但马谡却忘记了,水断并非死地,蜀兵尚有投降的一条活路呢!……我所以留下了西山的缺口,正是不欲令蜀军自知死地,而与我军激战也!”
司马昭叹道:“马谡对兵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父帅却能将兵法融汇贯通、举一反三,更能反其道而行之,虽孔明在此,亦必败无疑。”
司马懿却肃然说道:“不然!马谡怎又与孔明相比?街亭之败,乃马谡部署失当,未战已失先机。若孔明在此,必于要冲屯驻重兵,筑起营垒,则我军插翅难逾越也!日后与孔明正面交锋对垒,千万不可粗心大意。”
司马昭初历战阵,心中有点不以为然,暗道:就凭孔明竟用马谡镇守街亭,便足见孔明亦有失策之处了……父亲是否有点过虑呢?这是司马昭的内心话,他只敢想而绝不敢说出来。
司马昭年少气盛,对孔明又有点不服气,忍不住对司马懿道:“父帅!如今孔明已失街亭,为甚不趁其军心混乱之际,大举向孔明的后方汉中进攻,以一战攻灭蜀川呢?反而打算向孔明的主力大军进攻?”
司马懿肃然说道:“昭儿太天真了!街亭之战,不过是因孔明用人不当,我军侥幸成功而矣。当年武太祖曹操,以百万大军进攻江东,孔明虽仅剩三万兵力,依然联合孙权,巧施妙计,大败曹操于赤壁。如今孔明虽失街亭,但兵力尚有十万之众。而马谡、魏延、王平、高翔等人,必己撤入阳平关,我攻取必十分困难。再者孔明极善用兵,他知我军进攻阳平关,必挥军从我背后掩杀过来,我军两面受敌,大势危也!”
司马昭一听,这才醒悟司马懿用兵严密,这才能在足智多谋的孔明面前,保持不败;若稍一轻忽,便必被孔明算计了。
司马照因此不敢再置疑,一切听从司马懿的命令行事。
司马懿又派出探马,密切监视孔明军的动静。
※※※
此时,孔明已接街亭失陷的惊报。他不禁跌足长叹道:“街亭失陷,我军大势已去!若不速退,三军必陷覆役的险地。”
孔明也不敢迟疑,立刻部署撤军。
孔明派出快马,前去急报已出箕谷的赵子龙、萧侯仪军,火速回师接应中军主力。又派张翼前去剑阁,修好栈道,以备危急时出剑阁入汉中。再令马岱、姜维二将断后。他自己则率廖化等将,引中军主力撤退。
孔明为保住军粮,亲率五千兵马,到西面的一小城搬运粮草。抵达西城,孔明派二千五百兵马,前去城外搬运粮草,他自己则率二千五百兵马,留在西城,准备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