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听,却呵呵笑道:“管先生此言只怕差矣,富贵荣华,乃天下人梦寐所求,岂有因折寿而拒绝富贵的道理!我亦曾遇祖宗梦兆,言我绝无王者之命,但是孤已贵为魏王,依然好端端的享受荣华富贵,并无因此而折寿!先生又何必担心。”
管辂见曹操如此自负,目空一切,心中颇感不悦,他微笑道:“天命已定,岂能逆转?并非不报,时辰未到罢了。”
曹操心中不由一凛,他虽然孤傲自负,但对管辂的卜算神通,却已深信不疑,绝不敢忽视,他的心思不由一转,暗道:这折寿之论倒不可以等闲视之,我拼斗数十年,才得享目下的荣华富贵,晋位为王,而天下尚分三王,未能一举平定,若我的寿数因而折损,岂非得不偿失,更为我的子孙血脉种下祸根么?……管辂既有折寿之论,便必有解救之法,我倒不可轻易错过!
他忽然呵呵一笑,向管辂道:“先生既然不求富贵,那你欲求孤封什么?先生但有所求,若合法度,孤莫不答允。”
管辂一听,即毫不犹豫,朗声道:“魏王如此多情,管某便大胆相求了,我与左慈一道入宫,不曾冒犯魏王,务请魏王恕罪,容他与管某等一同离去!管某就感激不尽了。”
曹操又哈哈笑道:“管先生所求,本来也没什么,但左慈以妖术欺我,若轻易放过,则有违朝廷法令。因此,除非他在孤面前露一手真材实学,且大大有益于孤,则孤便可念其功劳,以补其过。”
管辂一听,心中不由甚感为难,暗道:左慈对曹操恨意甚深,他又怎肯为他施展有益于他的神通?但若左慈拒绝,曹操既抬出朝廷法度压人,他又绝不会轻易放过左慈,令人为难极了!
管辂心中转念,便问曹操道:“既然如此,未知魏王欲求甚有益之神通呢?”
曹操一听,呵呵笑道:“先生刚才不是有因富贵而折寿之论么?孤如今贵晋王位,忽然疑虑其中或有折寿之虞,因此,若那左慈能为孤化解此凶,孤便十分乐意恭送他离开。”
管辂心中不由微叹口气,暗道:曹操妄自称王,再加上其血煞戾气,其天命折寿,王数不辰之危,已然注定,又怎可逆转?……但若不答应,老左慈又决计难于脱困,此事如何是好?他无奈向曹操道:“祈寿之术,夺天地之造化,非同小可,我亦未知左慈是肯为魏王施展。”
曹操笑道:“只要他肯为孤延寿,孤便保存他的生命,这叫‘以命换命’,岂非十分公平合理么?先生且以我的忠告,转知左慈,等他回心转意,则彼此便可好来好去,皆大欢喜。”
管辂无奈道:“既魏王有令,管某只好勉为其难,去与左慈说说吧。”
曹操欣然道:“如此好极!孤即派人引领先生到天牢见那左慈!他若回心转意,先生便可与他一道出牢见孤。成功之日,孤答应绝不再为难于他。”
当下管辂即随即随曹操亲自指派的司马懿,到天牢见左慈。不知如何,左慈竟答应了曹操以命换命的条件,于魏王宫中为他祈寿。但左慈提出,施法之时,必须由管辂和他的两位徒弟作护法。管辂亦提出需要他的徒弟诸葛钧在场。
司马懿将两人所求,回报曹操,曹操毫不犹豫,当即一口答应了。
为曹操的祈寿大法,决定在三日后的魏王宫正殿施为。
到这天清晨,魏王宫正殿早已按排好一切,数百武士、刀斧手伏于殿周,曹操高坐殿中,司马懿则在曹操身侧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