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忠见到四位极品大员,狂傲之态依然不改,草草行了一礼,扬长而去。王保笑嘻嘻地走过来,说道:“寿王殿下,韦老王爷,冯大人,许大人,请随咱家去见万岁爷。”
四位大员神色肃穆,随王保过乾清门,登九重玉阶,直入乾清宫,转入西偏殿。只见龙床之上,黄绫被中,正卧着当今天子。虽说面色憔悴,精神似乎还不错。龙床边侍立着太子殿下,脸上泪痕未干,眼睛布满红丝。四位大员急趋龙床前跪倒,叩首道:“臣等恭请陛下圣安。”
皇帝欠身而起,说道:“四位爱卿平身。朕诏卿等入宫,有要事相托。朕已年过六旬,垂垂老矣。今春偶感小恙,一病不起。近日病势愈重,自知时日无多。子称人生七十古来稀。朕不算夭寿。所虑者唯祖宗社稷而已。”寿亲王道:“皇兄今日精神甚佳,正是病势将愈之相。精心调养,自会无事。”皇帝长叹道:“病势如何,朕心中有数。今日精神转佳,乃回光返照之象。临去之前,有几句话要对诸位爱卿讲。”
四位大员肃手而立,面色沉痛。只听皇帝道:“朕在位三十余年,无时无刻不思江山社稷,不念天下苍生,尽心竭力,未敢稍懈。只为才德不足,有心无力,致令国事日衰,天下不宁。朕有负先帝重托,愧对列祖列宗,更愧对黎民百姓。四位爱卿自朕即位便追随左右,韦爱卿冯爱卿更为三朝老臣,为朕分忧,殚精竭虑,劳苦功高。朕万分感激。”
四臣诚惶诚恐,再次跪地叩首,口称:“臣等蒙陛下知遇之恩,自当粉身以报,不敢居功。”
皇帝挥手令四臣平身,继续说道:“朕就要去了。江山社稷之重,请四位爱卿代为担当。朕感激不尽。”指向侍立在床边的皇太子,说道:“朕这个不肖之子也要托付给诸位。诸位爱卿自幼看着他长大,承蒙诸位悉心教导,胸中才学胜朕多多。只是他年轻识浅,阅历不足。若有不是之处,还望诸位爱卿多加指教,不要有所顾忌。”
四位大臣道:“臣等必不负陛下所托,尽心竭力,辅佐太子殿下。为国尽忠,死而后已。”皇帝如释重负,说道:“得诸位爱卿一诺,朕无忧矣!诸位请退下吧。”四臣叩辞皇帝,鱼贯退出。
目送四位大员退出大殿,皇帝又将宫娥内侍全部遣走,殿上只余下父子两人。皇帝握着太子的手,说道:“孩子,做人难,为君更难。希望你不负父亲的希望,励精图治,做一个中兴之主。”皇太子双目蕴泪,哽咽无语。
皇帝讲了许久,渐呈不支之态。喘息片刻,郑重道:“孩子,父亲有一个天大的秘密要告诉你。”皇太子惊疑地睁大了双目。只听皇帝道:“你还有一个同胞兄弟。二十年前你们的母后一胎双生,产下兄弟二人。你们兄弟生得一般无二。父亲生怕……唉!自古以来,为兄弟争位以致天下大乱的事例不胜枚举。你们兄弟生得相象,更是一大祸胎,这道理不说你也明白。为祖宗社稷,为父不得不忍痛割爱,将你兄弟托付给一位大臣抚养,将他遣出京师。那位大臣忠诚谨慎,可以信托。此事瞒住了所有的人,对你母后也只说你兄弟生下便夭折了。若不告诉你我死不瞑目。你要慎重处置,免生祸乱。记住!好好照顾你兄弟,不可加害于他。”想起忍痛送幼子出宫时的心情,不免万分伤感。
皇太子神色不安,问道:“当事者还有何人?”皇帝道:“当事者都已不在人世,只有一个王保。他或许知道些内情。不过他忠心为主,即便知道也不会讲出去。我也不忍加害于他。”皇太子垂下头,目光阴森慑人。
皇帝道:“你以后不再是太子,而是一国之君,行事一定要谨慎。如遇不明之处,可向四位顾命大臣求教。韦卿是可以信赖的。他是武臣,不能涉足于朝政。但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天下乱象已萌,仰仗他之处尚多。你叔叔和冯大人一个优柔寡断,一个老迈昏聩,都不可以大事相托。许大人精明强干,是当世少有的栋梁之材。可是你一定要记住,用人当求德才兼备。许大人才胜于德,可托之以事,不可托之以心。这是我一生的教训,你可明白?”
皇太子心中纷乱异常,父亲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只管胡乱点头,却急急问道:“父皇,您说将弟弟托付给了一位大臣抚养,此人是谁?”
殿外夜色深沉。众大臣,众宫娥内侍焦急地等待着,不知皇帝与太子在交谈什么要事,迟迟不见动静。忽然,大殿上隐隐传来太子的痛哭声。众人心中了然,圣上已经驾崩了。明天将有一位新君登基。这位新君据说宽厚仁德,才华过人。他将给天下人带来什么?他能禀先皇之志,正先皇之失,赢来朝政中兴,天下太平吗?希望能如大家所愿。
第三回 江上秋风无限浪 枕中春梦不多时
天子晏驾的消息于半月之后传到了兖州。
这些天来天赐兰若小夫妻恩恩爱爱,心心相印。天赐每日都在兰若的指导下苦练内功外功,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天赐乐在其中,功夫下得更勤,连应考的功课都丢下了。这一日在府学得知天子驾崩的消息,同时又有消息说今年的秋闱因正处百日国丧期间而取消了。天赐有几分遗憾,更多的却是高兴。今年的中元佳节可以在家中过了,一家人团团圆圆,此乐何极!他与妻子新婚燕尔,乍然分别,自然依依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