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禹连忙拱手致谢,乜斜赵敏一眼,又略带迟疑道:“可是,擒去我派中人的,乃是元廷的汝阳王府人马。如今诚王归顺了朝廷,元总舵主不怕插手此事会连累到诚王?”
听到这话,那元总舵主脸色登时阴郁下来,冷哼道:“提起此事,我心中便觉气恼。今日与白兄弟投缘,我才讲上一讲,只是你听过后便放在心里,不要讲出来,免得给你招惹麻烦。”
赵禹连忙点头应下来,随即摆出一副侧耳倾听的模样。
只见元总舵主一脸忿忿道:“讲起来,诚王是我亡父的老部属,算是我的父执辈,原本我是不应该背地里讲他坏话。可是这一次,我却实在忍耐不住。原本诚王起兵杀官造反,尚算是咱们侠义之士的本分,接下来与鞑子打了几场硬仗,也都胜得漂亮。我虽然子承父业做了海沙帮的总舵主,但对诚王却是很尊重,也着令帮中人尽全力支持诚王。咱们武林中人解民倒悬,救苦救难,怎么能有贰心二志!”
赵禹一边听着,一边大点其头,说道:“元总舵主讲得对,这气概真令人心生佩服。”
“白兄弟你也不要再总舵主、总舵主的,唤得生分起来,便唤我一声元大哥好了。你是华山派的高徒,与我做个兄弟,也不算是高攀了。”
元总舵主摆摆手,继续说道:“诚王投降鞑子这件事,原本我是不知晓的。去年我练功正到了关键时刻,闭门谢客,直到武功大成,才有手下人来报此事。听到这消息,我气得火冒三丈,当下便要去找诚王理论。只是他似乎也觉有些亏心,竟一直对我避而不见。”
赵禹皱眉道:“这么说来,元总、元大哥也不晓得诚王投靠朝廷的原因?”
元总舵主冷哼一声道:“我虽然没见到诚王,可是帮中一些老兄弟还是跟我讲了讲这其中的底细。讲起来,这件事倒也不能全都怪罪诚王,他也自有苦衷。这当中的原因,第一点便是诚王的兄弟张士德!”
听到这话,赵禹表情一肃,低头思忖起来。这个张士德,数年他也见过一面,算是个桀骜不驯之人。最近这几年,赵禹也从徐达等人口中提起此人,据说是个善战的悍将,张士诚能有现下这基业局面,他这个胞弟居功至伟。
那元总舵主又继续说道:“讲起这个张士德,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我年幼时,武功尚算得低微,此人便仗着自己本领高,几次欺负我。后来我武功有了长进,正待要报往日之仇,他却领兵驻在丹阳,防备滁州的讨虏军,一时间倒没了机会……”
赵禹听他越扯越远,连忙出言提醒了一句,元总舵主才醒悟过来,继续讲道:“诚王投降鞑子,便和张士德进献谗言不无关系。他们兄弟情深,有他动摇诚王的志向,却比旁人劝得十几句都要管用!”
“可是张士德怎么会劝诚王投靠鞑子?”赵禹疑惑道。
赵敏在一边也仔细听起来,这件事发生时她尚远在西域,因此内情也不甚明了。此事关乎她自家的处境,由不得她不用心,只是听见赵禹一口一个“鞑子”,觉得有些刺耳,探出脚尖踢了他一记。
“讲起张士德劝诚王投靠鞑子,却又要讲起另外一件事。”
讲到这里,元总舵主脸上也流露出凝重之色,神秘道:“这件事江湖上知者甚少,我也是偶然机会才听手下人讲起。你们却是万万猜不到,原来,滁州那个魔教头子,江湖上声名狼藉、恶贯满盈的魔君赵无伤,他竟是前朝大宋皇族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