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刘琦在朝堂中将这件事说出来之后,整个朝堂之中竟然没有一个朝臣站出来表示反对。

太傅刘虞站出来,表示刘琦若想南巡,并非不不可以,只是务必要带足甲士,毕竟这天下还没完全安定,对于大汉朝来说,天子是顶梁柱是主心骨,万万不可出现任何闪失。

毕竟,刘琦膝下的皇子还太年幼,万一刘琦出了什么问题,眼下怕是连个合适的继承人都挑不出来。

而少子继承帝位,一般都会带来一些附加连锁反应,令大汉朝重新陷入危机。

另外,刘虞还告诉刘琦,皇帝出巡,时间都比较长,目下朝中虽然无事,但还是需要安排辅臣,以保证中枢的运转正常。

对于刘虞这番老成持重的言论,刘琦表示非常的认可。

便见大汉天子站起身,满意地道:“太师不愧为我大汉的中流砥柱,今日一番老成谋国之言,真是字字珠玑,句句在理……依朕看来,这朝中的辅国之臣,自当还是要以太师为首,朕离开的这段时间,还请太师总摄朝政。”

刘虞听了这话,吓了一跳。

他急忙道:“陛下,老臣年纪大了,头脑昏聩,耳聋眼花,实在担不起这样的大任了。”

刘琦笑道:“太师这话说的过了,你才多大年岁?就耳聋眼花了?着实还早着呢!这满朝文武,若是连太师都不能临朝主政,你换成他们,哪个敢当此大任?”

说罢,刘琦来回目视着众人,高声道:“你们,哪个能在太师之前?”

这种时候,若是有谁站出来说‘我能’,那这人怕是不折不扣的二货了。

众人自然纷纷附和,说只有刘虞能够主持朝政。

刘虞左顾右盼,见众人都推举自己,心念一转,道:“陛下若想让老臣在雒阳主事,还请答应老臣一个要求。陛下若是能够答应老臣,则老臣就愿意试试在京中助陛下主持大局。”

刘琦闻言一愣,接着哈哈大笑道:“天底下,还是头一次听说皇帝找辅臣,还得求着对方来的……太师今日可是做足了威势,罢了!太师请说条件。”

刘虞郑重道:“陛下此番南寻,还请带上犬子,让他跟随陛下在外历练,此乃是老臣唯一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