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缺钱,让各地郡守直接上表问朝廷要,朕又不是舍不得给?真要是办实事,朕一个子不少全部给地方拨!要钱要物要粮,想要多少都可以。”

刘先有些疑虑地道:“先是每年大费人力的收缴到朝廷,然后再大费周章的再下发下去……陛下,这不是有些过于虚耗了?”

“没错,是有些虚耗。”刘琦坦言道:“但是比起朝廷绝对权威的养成,这点虚耗也值得的。”

刘先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

但是当他看到了刘琦不容置疑的表情之后,最终还是将嘴闭上了。

想想刘琦为了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在登基后所做的那些事情,倒也是能够理解了。

两人在太仓中转了一圈后,一起走出。

随后,刘琦又着人带他去巡览尚书台。

如今的尚书台诸事已经走向正轨,以诸葛亮为首一众青年才俊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尚书台支撑了起来,运作的速度和效率比起原先不遑多让,甚至还隐隐有超越之势。

而诸葛亮等人的能力,则是在随同刘琦处理各项政务的时候,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陛下,刘都护那边传来消息,说是交州的士燮请旨,希望能够举族迁往荆南居住,刘都护特差人来问,允许还是不允。”

刘琦闻言,哑然失笑。

所谓的刘都护,指的是镇南将军,长沙郡守刘磐,他也是刘琦登基之后,唯一一名持假节的将军。

刘琦虽然人在雒阳,但他的主要根基还是在荆州,荆州那边一定要有嫡系的将军镇守,刘磐自然是当之无二的人选。

而讨虏将军黄叙和虎威将军魏延,依旧是南郡太守和江夏太守,只不过两个人都得了将军之位,同时又都封了亭侯。

李典则是搬移到了宛城,迁中郎将,南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