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署在拿捏舆论声势这方面,一直都是大汉朝最顶尖的存在。

刘琦非常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在舆论和社会话语权这方面,从来都是不惜一切金钱手段,能砸多少钱就砸多少钱。

经过卫士署的一番缜密操作,邺城和魏郡等地,都开始流传起了袁谭的光荣事迹。

袁谭在中原地区,只是因为张辽和张任的一些‘谦让’之举,而立了一些小功劳,但是经过卫士署的以讹传讹,到了河北这边就完全变了样。

在邺城的民间,袁谭几乎被夸成了战神级别的存在。

拳打吕布黄忠高顺太史慈,脚踢张任魏延李典甘宁,刘琦麾下的猛将没有一个是袁谭的对手,如今的袁谭几乎就成了雒阳朝廷的克星。

在这个消息在民间被广为散播之后,袁绍的夫人刘氏第一个不干了。

第九百六十章 审配的计策

袁绍眼下正在前线跟刘琦打仗,故而刘氏在邺城中的动作,还真就是没有人管。

针对城中的流言,刘氏首先找到了如今邺城中的第一号人物,审配。

如今的审配,担任的是伪朝中大司农的职务,负责替袁绍掌管全境所有的钱粮,这份财政大权,袁绍一定是会让自己最信得过的人掌管,可见审配在袁绍心中的位置。

历史上的袁家两子,袁谭和袁尚,分别被两拨人拥戴,拥戴袁尚的人是以审配为首的一系,而拥戴袁谭的人则是辛评,郭图等一系。

虽然历史对袁谭和袁尚母亲宗家的没有过于详细的介绍,但仔细看看支持袁谭和袁尚这些人的站队问题,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辛评,辛毗,郭图……这些支持袁谭的人,统统都是颍川一系,是冀州本土的外来客,他们的本家在南方跟袁绍的本家汝南袁氏地缘接近。

这些人为什么统统都站队到了袁谭的一面?难道是袁谭本人长得像南方人?亦或是这些人遵从礼法,清一色的认为长子袁谭才是适合的接班人?难道河北本土士族就不遵从礼法了?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