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好处是什么,刘琦还真得好好听听。

“后将军占据两淮,兵精将勇,实力强劲,怎么会实力不济?”

杨弘长叹口气,道:“近年来,两淮之地连遭大旱,水患频频,江淮百姓颗粒无收,饥荒遍地,后将军为救济灾民,几乎耗空了府库,如今又如何有实力能够远征呢?”

刘琦做出恍然状一拍额头。

“原来如此……唉,难怪以袁公这等雄伟善谋之士,现如今还困守于淮地而不能展足,原来竟是因为粮草所累……这样吧,袁公若果真能够匡扶汉室,与我等共抗强敌,袁公出兵所需的军粮用度,全部由刘某承担,如何?”

杨弘长拜道:“君侯高义,实在令人敬佩,只是我淮南军民百万,纵然能得君侯解救一时,难道还能指望君侯解救一世不成?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啊。”

刘琦轻轻地一挑眉毛,道:“杨君眼下何意?”

杨弘轻轻一咳:“两淮百姓也是大汉黎民,可眼下却因为天灾人祸,吃不饱穿不暖,大多数人生活在垂死边缘,君侯于心何忍?”

虽然没有明说,但刘琦心中也差不多明白了。

他对杨弘道:“先生之所请,我大概清楚……先生一路劳顿,且先去驿馆休息,晚上自有人替刘琦设宴席招待先生,至于江淮百姓衣食不暖的事情,容我细细再思。”

杨弘站起身,向刘琦施礼拜别。

此时,暖阁之侧的木屏后面,尚有蒯良和贾诩两个人在旁细听刘琦接待杨弘。

待杨弘走后,便见贾诩和蒯良一同走了出来。

刘琦伸手请他们二人坐下。

“二位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吧?”

蒯良和贾诩都是老谋深算、精通谋略之人,虽然杨弘说得隐晦了一些,但他们两个人都是听出了杨弘的话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