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诸郡那边,没有消息?”刘琦看向刘晔。

刘晔摇了摇头,道:“南中诸郡那边,以益州军的夷王孟纣、永昌郡八纳洞的铁象王、乌戈国的兀木扶在南部声势最旺,根基最厚,族中人丁兴旺,可算南部蛮夷大族,可是眼下,使者派出去了,这些地方却并无一人回信。”

“不着急,我们开出的条件和政策,相比于原先的牧守政策对夷民而言,可谓是宽宏了许多……但他们之所以裹足不前,其实也不过是在在观望,毕竟这些年来,益州的叟民和汉人豪强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彼此间多有摩擦,反叛、见血的事屡见不鲜,他们犹豫不应,也是正常的,毕竟这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纸空文。”

说罢,便见刘琦站起身,道:“不过也没关系,只要在巴郡、蜀郡、广汉郡施行羁縻政策,让当地的蛮王获权,夷民获利,过不了多长时间,那些南中诸蛮就会自动找上门来的,咱们大可不必着急……眼下,就先从益州北方诸郡着手实施吧,你们立刻开始拟定章程,我审阅过后无碍,便立即签发。”

“诺。”

众人又商议了一些事后,随后刘琦又提出要以阆中为中心,修建一座船坞,沿长江口岸开始打造战船,作为支援荆州所用。

随后,他又下令准备第二年开春,要求在益州征调民夫,于剑阁县修建一座巨大而关隘,作为益州应对北面的屏障,同时加筑阳平关,并在多处山道设立营寨,将益州严防死守,做到滴水不漏如同铁桶一般。

会议之后,刘琦让众人各自去办各自的事情,只是留下了庞统。

待众人都走后,刘琦问他道:“师弟,你对雒阳的局势,可有什么看法?”

第六百八十七章 庞统的眼力

庞统见刘琦询问自己,也不扭捏,他先是恭敬地向着刘琦行了一礼,然后问道:“敢问师兄,适才大家所议有关雒阳诸事,事关重立太学和天子,太傅,卫将军三人之争,不知师兄所言的局势,是这两件事中的哪一件?”

刘琦笑呵呵地招了招手,让庞统在自己的桌案的对面坐下,然后命人送上茶叶与热水。

“说了一上午,口都干了,眼下就剩你我二人,也不必拘谨,想到什么说什么,我就是想看看,你如今成长到了什么程度,如此也好量才取用……咱们虽有师兄弟之名,但毕竟你才十五岁,我若是委你重任,也得看看你的水平不是?”

说罢,刘琦亲自泡茶,递给了庞统一盏。

“谢师兄。”庞统接过茶盏,先泯了一口,然后道:“师兄,依照弟弟看来……天子,太傅,卫将军,三人虽有间隙,但却彼此制衡,互有顾忌,且互为依仗,三五年内,是不会出现大事的……闹不起来!”

“哦?你为何如此肯定?”刘琦感兴趣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