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了牛辅的军营后,牛辅倒也算是客气,先行接待了几名使者,为他们准备帐篷和食物。
他暂时没有见荆州派来的三位使者,只说是有军务在身,待有空的时候在会见他们。
这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就是所谓的下马威。
而高昌等三人来牛辅军营的第一夜,杨松就代表刘琦,暗中前往会见贾诩。
当杨松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贾诩的脸色立刻就有些难看了。
贾诩活了四十七岁了,已经是奔五十的年龄,这些年来在他的心中,能比他还会在暗地里使坏到让人由内心产生无力感的人,贾诩还真就是不认识几个。
刘琦算是其中之一。
虽然贾诩和刘琦不熟,但多年求生求存的经验让他对刘琦这只小狐狸充满了警觉之心……
贾诩笑呵呵地看着杨松,笑道:“听闻南郑杨家在汉中是有名的大族,田多地多,附户逾数百,既有此家业,杨公为何舍却不要,反倒是来刘使君麾下当了一位使者?岂非大材小用。”
杨松笑呵呵地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杨家虽家大业大,但多少年来,终归走不出汉中一郡之地,刘使君乃是当世英主,久后必成大器,杨某有幸能够侍奉于使君,此生再无憾事,我料我杨氏一门,日后必然光大,而能扶杨家者,必刘使君也。”
“是么?”贾诩淡淡道:“那老夫提前在这里恭喜了。”
杨松笑道:“多谢贾公关心,您我虽然从未谋面,但从刘使君那里,杨某也知道了一些关于贾公的事情。”
“先生真会开玩笑,老夫不过是凉州一愚鲁之人,大半生都是庸碌无为,有什么事情值得让旁人揣摩的。”
杨松笑道:“单凭刘使君对贾公这般看重,就足可证明贾公远非常人也。”
贾诩脸上的肌肉抖动了一下,眼睛微微眯起,没有接杨松的话茬。
贾诩不说话,杨松也不尴尬,因为他的优势之一就是脸皮极厚。
却见杨松笑呵呵地站起身,拿起一个小木匣,缓缓地走到了贾诩的面前,递送到他的面前,道:“贾公,刘使君听说贾公前番与刘荆州的使者说,想要请刘荆州将贾公家眷送回宛城,不知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