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并不急色,他只是犹豫地问董卓道:“相国,吕君候对您也算是忠心耿耿,如今他受了重伤……相国却让我等取其兵权,是不是有些……”
“文远啊,老夫可从没说过不用奉先的啊,只是他毕竟不在年轻,且并州军若是只靠他一人,未免难支,你看看我们西凉军,有李傕、郭汜、张济、牛辅、徐荣等多名强将齐名,并非一人独大,老夫用你,是因为你有才干有功勋,不能将所有的事都压在奉先一个人身上,你可懂老夫的一片苦心?”
张辽闻言再一次沉默了。
董卓慢悠悠地道:“让你独当一面,难道你怕荆州军不成?”
张辽猛然起身道:“末吏虽然不才,岂惧南军鼠辈?”
董卓满意地笑了笑:“好,有这信心就好,去吧,莫要让老夫失望。”
第四百四十七章 死里逃生的朝臣
刘琦当时抵达陈仓的第一件事,就是让马玄安排大量的斥候和探子,在关中境内的各个县城安排诸多斥候,并让他们分布在关中各县城,将各县的消息随时传递到自己的军中。
身为现代人,刘琦自然知道情报对于军事的重要性,情报工作的建立,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比建设军事实力还要重要一些。
因此自打他成为了南阳郡守之后,刘琦就不稀财力建设巨大的情报网,在建设情报机构上,刘琦是不遗余力的向里面投钱投物资,丝毫也不吝啬。
刘琦手中的资源不够了,他就去襄阳问刘表要,反正现在荆州乃是丰乐之土,不仅仅是学宫,包括农耕亦或商贸也都是蒸蒸日上……刘表那老家伙有的是钱。
就情报组织的投入来说,刘琦自认为荆州的情报能力在大汉朝是首屈一指的。
果然,很快就有消息传到了他的耳中。
第一件——李傕,徐荣等人在长安指挥大军三次进攻长安。
长安的战事异常惨烈,双方的损伤都是极大,死伤无数,但黄忠和荀攸还是坚挺的守住了长安,没有让李傕和徐荣等人跨雷池一步。
通过长安的几场战事,黄忠在陈国军队中的威望越来越高,甚得军心,他亲临前阵,与将士们同生共死保卫城池……随着战斗次数的增多,陈国军士对于黄忠的依赖感则是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