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郡乃是汉中通往凉州的屏障,眼下算是我西南边的一线阵地,我将这里交给你,且屯且守,是对你的信任,日后但有功绩,汝在我荆州军中,便可青云直上,难道你品不出这当中的意味?”

吴懿听到这,似稍稍开了窍:“府君是让吴某屯垦戍边?可、可这武都四野荒芜,没有人啊。”

刘琦冷冷地道:“武都郡没有人,汉阳郡有没有人?金城郡有没有人?陇西郡有没有人?南安郡有没有人?我这次兵出祁山是为了什么,难道你还不清楚?待我出了祁山之后,将凉州这趟水搅浑,皆时凉州兵乱,民户南下,羌氐之人亦有可能乘乱转移,届时就要靠你在武都郡,掐住咽喉,且屯且守,招收流民,屯田戍边,在这前线,替我汉中郡和东三郡,建立一个坚固的屏障堡垒,你可明白?”

第四百一十三章 仿效诸葛亮

武都郡的地形,海拔,包括常住人口以及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都不适合作为一座城邦来进行发展。

这里河谷纵横,雨量充沛,森林繁茂,而且还是凉州、关中、蜀地三处的交汇之所,可谓巴蜀咽喉,秦陇锁匙。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将武都郡所管辖的六县当成经济地域来发展,那纯粹就是脑袋让驴踢了。

刘琦的战略,是将此处划拨为‘弃郡’,然后在这里建立要塞兵营,铸造能够且屯且守的‘建设型兵团’,安置从凉州和关中南下迁移的黔首和异族。

……

当下,吴懿低头沉思,而刘琦则是在一旁为他灌输自己的想法。

“在荆南七郡,我和兄长刘磐整合汉人与荆蛮,专门施行军屯;而在南阳郡和柴桑,我也一直是在整合我昔日降服的山越进行军屯,这就是所谓的寓兵于农……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凉州虽然贫瘠,地处边塞人口不多,却也有羌人可用。”

吴懿摸着下巴,认真的思虑良久,道:“可这当中却有一个弊端。”

“什么弊端?”

“凉州民风彪悍,特别是羌人久治不归,就算是他们南迁至此,恐其亦不宾服。”

刘琦听了很满意。

吴懿能说出这番话,说明他确实用心思考了,值得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