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可谓是问的相当有水平,也说明了太史慈的心思稠密和思想之远。
严镛的弟弟是严颜,严颜目下和贾龙合兵在汉中,都属于是刘琦的附庸,严镛虽然因为这一点与严颜断绝了关系,但就严颜的心理层面来说,他可未必会舍弃与严镛的关系。
所以,眼下严镛的存在与否,就显得极其微妙了。
刘琦若是杀了严镛,在严颜那边势必无法解释,就算是能解释的清,也容易在彼此间留下隔阂,毕竟严颜和贾龙在汉中,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不完全算是山阳刘氏的部下,他现在若是与严颜之间产生了间隙,一旦日后贾龙有脱离荆州军在蜀中自立的意思,那严颜作为贾龙的副手,在这当中就会起到极为巨大的作用。
所以就目下的形势而言,刘琦多少要顾虑到一些严颜的感受。
若是不杀严镛,那就存在着活捉和放走两条路。
可活捉严镛,万一严镛不降,怎么办?
当众斩杀,那和一开始在战场上将他杀死,又有什么区别呢?
但严镛若是不降,而刘琦又不杀他,将他送往严颜那里……
且先不说严颜能不能处理好这当中的关系,单凭此一举,便不利于刘琦日后在三军将士中立威。
经过一番思量之后,刘琦最终下定了决心……
“还是把他放走吧。”刘琦一边甩动马鞭子,一边对太史慈吩咐道。
太史慈的表情没有任何的意外,很是欣然的接受了刘琦的吩咐。
“府君放心,慈知晓当如何做了。”
很快,一行兵马便赶到了江关之西与白底城之间的山坡处,正遇见甘宁等一众益州叛兵正在与严镛展开激烈的厮杀。
刘琦稍稍一琢磨,便想通了当中的关键。
应该是严镛想要去往白帝城固守,然后在这里遇见了甘宁一众,故而双方展开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