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耽听了刘琦的想法,颇为惊异。
他沉吟了一会,道:“刘府君,末吏乃是丹阳本地人,对山越颇有些了解,有一些话想说于府君,不知府君可能听得?”
刘琦道:“你我两家,已是盟友,前仇尽弃,今两家的目地皆是想在丹阳募兵,当共同进退,君有何话但说无妨。”
许耽道:“且不说能不能兼并山越的青壮为卒,单说能不能找到山越,目下尚属难事。”
当下,许耽便将山越的情况大致给刘琦捋顺了一遍。
在扬州之地,会稽郡和丹阳郡的山越最众,其余豫章、庐江、吴郡之地虽然也多有山越,但势力远不及丹阳和会稽这两郡山越人数多,反叛的频率也远没有这两郡来的高。
丹阳和会稽两地的山越,基本是三月一小战,五月一大战,攻掠郡县,掳掠人口,携裹民众,为祸一方,且山越还分为好多支,各自为政,份不同属,丹阳郡内的山越总和,包含老幼,应在十几万左右。
难点在于他们潜藏在山林之中,很不好找。
丹阳郡内群山万重,越境相联,山越之众深藏其中,可周旋数千里,行踪难觅。
因此,想要找寻这些山越的窝点,对于郡国之军来说已是十分困难,更别说还要讨伐受降了。
“山越者,久居山中,多为果劲之徒,历任郡守虽多发兵讨之,徒征得外县之民,其余深远,无法禽尽。”
“加之山中出铜铁,山越可自铸甲兵,时观间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败则鸟窜,胜则夺粮自足,甚是棘手。”
说到这,却听许耽苦笑道:“刘府君,我们两家在丹阳是要募兵,不是要替丹阳郡收缴叛贼,山越也是丹阳人,普通的齐民黔首也是丹阳人,既然我等募兵只是要招丹阳人,那为什么不去招乡亭的良民,而非要去招郡内的那些叛逆山越呢?”
第二百七十七章 粮食是设谋的利器
许耽所说的事,刘琦事先也有过了解,虽然招募普通的黔首也不是不行,但刘琦还是想要招募最强壮的兵卒。
另外,在丹阳郡招募普通的乡民,他们的家眷大多在本地,如何能将他们带回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