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的语气突然间有些发冷:“这事老夫白日间已经说过,你和贾龙若当真要以他们为质,老夫绝不答应。”
刘琦摇了摇头,叹息道:“学生与刘君郎,皆是鲁恭王一脉之后,虽隔数百年已尽为分支,但毕竟是一祖所出,我又如何忍心会害同宗兄弟们……是同宗阿叔们不成?我实是想为江夏刘家一室保下一点血脉而已。”
“你什么意思?”蔡邕皱眉看着他。
“敢问中郎,若刘焉谋反之事坐实,相国果真用贾龙为将去战益州,刘君郎之三子,是在京中能得以保全,还是在荆州能得以保全,难道中郎想不通透么?”
“这……”蔡邕闻言略有语塞。
“以相国之心性,若久战益州不下,那三子随朝,果能保全性命吗?我却不信。”
蔡邕的眉头深皱。
“若刘君郎叛逆之罪属实,相国肯定不会放他们回蜀,若不回蜀,那敢问中郎,这天下之大,哪里还是他们的去处?他们是在荆州安全,还是在雒阳安全?请中郎自思之。”
蔡邕闻言,不由沉默了。
这小子,着实是想的深远啊。
刘琦也不逼迫他,说完后便告辞离去。
在刘琦心中,蔡邕也是几经沉浮的老江湖了,有些事不用自己过于解读的那么细致,他自己自然是能够想明白的。
你以为,你把刘焉三子留在雒阳就真是对他们好吗?
大错特错。
让老头自己琢磨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