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的事情,转呈回给相国,便足够了。

贾龙对李傕和蔡邕的行为颇感到不解,这两个人一文一武身为使者,怎么感觉他们两人什么事都定不下来一样?

临机专断之权呢?何在?

难道身为使者连一件事,一个许诺都做不了?

其实也并非如此。

蔡邕姑且不说,但李傕在离开雒阳的时候,董卓还是明里暗里的赠给了他一些确定诸事的权力范围,让他在保证双方友好的情况下,可以给予荆州人一些应得的承诺。

但这份权责,却在不知不觉中,被贾诩暗示李傕……给放弃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邕成了阻碍

即使是李傕,在看到贾龙提供的这些刘焉谋反证据时,心中也是欣喜异常的。

他知道,这对于董卓来说,是一个天大的良机。

就董卓一方而言,各镇郡守和牧守越乱,他自然是就是过的越舒服。

这就是一个很基本的中央平衡地方关系的问题。

在西凉人眼中,这些地方的狗撕咬的越狠,身在中枢执掌狗粮的董卓才能够越是得心应手的在各方势力之间施展平衡,随意的抛出些狗粮,就会得到难以想象的收益,甚至是那些狗拼死的效忠。

而眼下撕咬的两条狗,对董卓而言,还是颇为凶猛的两条。

关东诸郡守之间,在各郡皆有地方性的士族势力支持,分属不同派系,彼此之间明争暗斗,在董卓和李傕看来,各地的士族牧守份属不同,虽可一时为伍,但绝不长久。

所以,眼下比较让董卓忧心的,就是结成护君之盟的三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