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声道:“眼下正值大战,西凉军就在寨外强攻,乃是生死存亡之际,如何能便诛主将?此举岂不为三军所忌?”
刘瑁咬牙道:“正因为大战在外,又有荆州军来援,三军将士此刻都冲杀于外,这帅帐周边,贾龙的亲兵不多,剩余的皆是汝严颜心腹之人,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稍后进了帐内,你趁其不备,将其手刃,我再下令行尽诛他帐外的侍从,等寨外的大战得定,咱们携杀敌之威,吾之身份,汝之威望,登高一呼,三军将士哪个敢不服?必不辜负严君所托。”
严颜很想指出,刘瑁这套说辞都是想当然而已,真的是错漏百出。
什么登高一呼?
在两军阵前诛杀贾龙,一会阵前之令,谁来下达?
我吗?我与贾龙还未有交接,凭什么号令三军?
就算是有荆州军为外盟,打退了西凉军……那战后益州军的诸部司马、军侯询问,又当如何解释?
而且又该怎么控制住赵韪?赵氏乃巴中大族,威名不在贾龙之下。
但眼下刘瑁把事情弄得太急了,有点刻不容缓的意味。
若不速行,必有祸患。
无奈之下,严颜只得随刘瑁进了帅帐。
他放在剑柄上的手,不知不觉间竟有些微微的颤抖。
他倒不是害怕,只是他着实不想。
这内讧之事,自古以来便凶险极大,而且事后一个不好,便祸及三军。
特别是贾龙这样在军中威望较高之人,要掌控益州军,那可不仅仅是光诛杀他就可以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