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颜长叹口气,道:“末将虽随兄长镇守江关,但不过是边境之将,赵韪昔日在京中曾任太仓令,更是与董侍中相善,其于蜀中颇具名望,赵氏亦是阆中县大族,末将恐难取代之。”

严颜口中说的董侍中,自然就是引刘焉入川,已经亡故的董扶。

刘瑁怒其不争的叹了口气。

“罢了,倒也无妨……纵然汝在军中声望不及赵韪,有吾与东州诸贤皆在军中,皆可扶持于你,这五千兵将乃是益州本土精锐,若能尽收于瓮中,则翌日对平蜀必大有裨益。”

严颜面露犹豫之色,道:“公子,难道真要如此行事不可?”

刘瑁眯起眼,轻声道:“怎么?事到如今,你还想反悔不成?”

“不是……只是,只是末将一直有疑,贾公近年来虽与刘益州有些不睦,但若说他反叛,末将还是觉得有些蹊跷……恐为不实。”

刘瑁长叹口气,道:“吾父当初能够入蜀,全仗贾龙扶持,若无真凭实据,我刘家人岂能污蔑于他?贾龙暗中勾结犍为郡守任岐,早有某逆之举……还有蜀中的甘宁、沈弥、娄发之宵小,竟似也与之串联,此人不除,蜀中何时能得安定?”

说到这,却听刘瑁道:“严司马,难道你想辜负严君和令兄托付,放弃那巴郡郡守之职?”

严颜赶忙道:“末将从未有此想法。”

“没有最好,我意咱们今夜便动手!”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亲爹给予的难题

刘瑁的话,让严颜的心中如同翻江倒海,左右为难。

眼下益州境内的情况,确实非常复杂。

以刘焉联合东州士为一派系的力量,和益州本土豪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如今竟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严家身为巴中本土豪强,按道理本应是站在贾龙一面的,但江关都尉严镛却将宝压在了刘焉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