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消息是由韩嵩书写,刘表命人传抄散布于天下的护君盟文。
刘氏宗亲中的两牧一史齐齐出兵,南北呼应准备齐至雒阳护君,声势颇大。
另一个消息则是袁绍派人给袁术带信。
袁绍此刻已经返回了渤海,欲往渔阳同刘虞谈判。
他给袁术置书,阐明了目下宗亲之盟占据大义,不可力敌只可智取。
他此次去见刘虞,是想拥立刘虞为帝,希望袁术能够支持他。
袁绍的盘算,此事一旦成了,不但可以分化宗亲之盟的势力,将其打压下去,同时关东郡守们也可以借此指雒阳的天子刘协为孽种,转而投效刘虞。
如此,己方在名义上便与董卓相持平,不会再有丝毫的政治劣势。
阎象说完这些事后,却见袁术长叹口气,暗自念叨一句:“刘氏宗亲,袁本初……皆有异志呀。”
第七十七章 袁术的表情
在当下诸郡守的联盟中,虽然应盟的刺史和郡守不少,但敢于和董卓麾下的西凉军正面对抗的,其实并没有几人。
如今与董卓对抗的关东联盟,其主要兵力分别屯扎于河内,酸枣,鲁阳三处。
河内战场处主以袁绍和王匡为首。
但袁绍已是去往渔阳与刘虞摊牌,而王匡麾下的从事韩浩则屯兵于孟津,并分泰山兵在河阳津驻守,却被董卓以精锐兵将经小平津渡过偷袭其后,将王匡军打的几乎全军覆没。
酸枣那一面是以臧洪,刘岱,桥瑁,张邈等一众为首的联军,但因为兖州诸郡守的内部关系较为微妙,彼此暗藏心思止步不前,只派遣零星的小股战力去骚扰董卓,根本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河内和酸枣战场一个失利,一个裹足不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能够对董卓造成威胁的只有袁术和孙坚这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