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怕自己死得不够轰轰烈烈,我最怕自己在牢房里被某个下贱的狱卒给折辱而死了!”薛均道:“能在千军万马之前,能在无数吐蕃人面前,被刽子手来个开膛破肚,挖心祭旗,我再临刑之前临危不惧,破口大骂,哦,不不不,我做不出来破口大骂这种事,但我还是可以唱上一段戏文的。如此一来,是不是显得更煽情更壮烈?你说说当李泽知晓了我为了他的大唐如此临危不惧英勇就义,会不会就对我薛氏就此另眼相看呢?不不不,不需要另眼相看,只需要他从此不将在我们放在心中了,以我薛氏的底蕴,用不了几十年,便必然能再次崛起的。”
孙桐林脸庞抽搐。
“我还给昌都的几个侄子去了信,告诉他们,就算是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其实也是一个道理!”薛均道:“薛氏在我们这辈人中败了下去,我们这些人,便要在临死之前,重新为他打上一个好底子。煌煌史书,定然会记得我们这些人为国捐躯,孙公,用我们的血,将薛氏的门面重新装点一番,就算是李泽贵为皇帝,也是无法阻止我们东山再起的。”
孙桐林提起了酒壶,晃了晃:“薛兄,最后一杯了!”
薛均一把抢过酒壶,站了起来:“最后一杯,全是我的了!”
一仰脖子,将壶嘴塞到嘴巴里,咕嘟咕嘟地喝完,用力将酒壶远远地掷了出去,看着酒壶陷进了深深的雪中,仰天大笑了数声,竟是扯开了衣裳,高声吟唱着往下而去。
身后,孙桐林神色复杂地看着薛均远去的背影。
这一眼,就是永别了。
第1224章 血祭
昌都,地处吐蕃与益州、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门,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是地地道道的商贸要道,自从落入到了农奴起义军手中之后,便使得益州朱友贞,吐蕃德里赤南如哽在喉,双方的交易,不得不绕过昌都这一地区,对于双方来说,极其不便。
拿下昌都,使得双方之间的交往再不受到扼制,对于双方来说,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如今吐蕃需要益州向他们输入大量的日常用品,从茶叶、锅碗瓢盆到针头线脑,吐蕃都需要,而益州,也需要从吐蕃得到兵器,战马,药材等物资。
而农奴起义军盘踞在昌都,生生地割断了他们之间的联系,自然是不处不快。
相对于玉树的阿不都拉,德里赤南将他的主攻目标,选在了昌都。
昔日吐火罗之子曼格巴,成为了攻击昌都的主帅。而色诺布德,则率另一部攻击玉树。打昌都是真,而打玉树,则是一个幌子,德里赤南很希望青海的李存忠所部能在玉树遭到攻击的时候发兵来援,那个时候,他就能率主力将来援的唐军一举歼灭。
孙桐林的警告,使得德里赤南想起了多年以前的河东之战,那一次,是他们被李泽深深地诱进了河东地区,最终遭遇到了吐蕃建国以来的最大的一场惨败,也正是这一场惨败,导致了吐蕃的政局大变,德里赤南一跃而成为了与吐火罗分庭抗庭的另一个领袖,并最终在李泽的支持之下,生生地熬死了吐火罗,完成了吐蕃的再一次的统一。
当吐火罗在临死之前决然地向德里赤南交出了手中所有的力量,德里赤南也完成了吐蕃的再一次统一,而他与李泽,也从亲密的战友变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