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页

他急忙抽出一副地图来,标记上最新的战况:“湖广态势实在是糟糕,东边宋军开始反攻,北边若是夏军攻入南阳,那岂不是……不行,得尽快从湖广抽调兵丁移民过来才行。而且现有四川、云南两处腹地,面积不小,但仍不够,那么……”

他看向地图的左下角,点在蒲甘国的位置上:“还得寻出第三处来。”

多年前,蒲甘王曾斩杀元使,还派兵扰边,触怒了忽必烈。不久后他便指令元军南征蒲甘,给缅王一个教训。蒲甘传承数百年,军备早已松弛,完全不是饱受锻炼的元军的对手。最后元军攻入蒲甘城,迫使蒲甘国王逃亡南方近海的大光(后世仰光),寻求东海人的庇护。

由于西洋公司的介入,元军没法深入蒲甘南方,未能完成灭国之功。再加上当地酷热多瘴气,故元人战胜后没有久留,只扶持一名新国王在蒲甘建立统治,与南方的老国王进行对峙。

现在来看,蒲甘虽然有瘴热的缺点,但当地农耕条件不错,作为逃亡之地来说也不失为一个选择。甚至还有可能继续西进,觊觎印度,再创基业……

既然如此,“云南有詹先生施政,我不需过多插手,等安顿好太孙,熟悉了周近情形,便可腾出手去蒲甘一探了。”

第786章 西宋现状

华夏元年,6月18日,广南南路,云屯县。

云屯县作为广南南路——也就是过去的安南国——最大的港口,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安南形势的反复变化,命运也跌宕起伏。

一开始,云屯只是安南国的红河口的一个平静港口,有海外商船来往,但也就那样。

后来,宋军来袭,云屯成了前线战场,又成了宋军屯驻的基地。

再后来,安南国内处处反抗,云屯形势也混乱无比,岌岌可危,商贸大受影响。

再再后来,东西宋分裂,贾似道带着靖安朝廷南迁——然而这非但没成为安南人的机会,反倒由于距离近了,让宋人加强了对安南的统治,甚至连安南这个名字也废弃了,改称“广南南路”,简称广南。

这几年来夏、元之间冲突剧烈,两宋之间局势反倒稳定下来。

贾似道当年可以说是丧家犬一样被从临安赶出来的,带着一帮残兵败将贬谪官员重建班底,凄惨得很。但这反而解开了他的束缚,让他能放手施政,靠着西南两路悍蛮之地,居然把财政、吏治和军旅整得井井有条,稳住了脚跟,甚至还能有余力向过去朝廷很难顾及的西南山地扩展,也是厉害。

不仅如此,他还大力促进海贸的发展,既与夏国做生意,也与东宋这个“敌占区”交往不误。云屯作为传统港口,自然受益于海洋政策,发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