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页

不仅如此,到了这个月,就连贾似道和官家也移驾了过来。这是干嘛,这大热天的,从清爽的徽州跑来炎热的湖南,莫不是昏了头了?

想了一会儿,尹谷终于试探着问道:“不知官家和国公移驾至衡州,是小憩呢,还是长住呢?”

贾似道一笑,说道:“你也毋须这么拘谨。朝廷在衡州只是暂驻,不日便会移驾静江府,改静江为靖安,日后便移行在于靖安府。”

尹谷一惊,失声问道:“难道徽、赣的大好局面便这么弃了?”

他这多少有些冒犯了,不过贾似道仍然心平气和地说道:“当然不会,朝廷仍会留派重臣在北主持,譬如吕虞卿便是移镇往安庆了。但官家万金之躯,不能处于险地,须得于万全之地设阙才行,因此便移驻靖安府了。”(虞卿是吕师夔的字)

实际上,贾似道这几个月来虽然奋力在江西周边打出了一片大好局面,实在是不容易了,但他仍觉得没底的很。当初东海军的犀利炮舰给他的震撼还记忆犹新,而这些新占的地盘可都是临近大江大湖的,别看现在东海人好像得了默契没来找他麻烦,万一哪天又闹出什么事打了过来,他有什么办法能抵御?就算躲在徽州船进不去,但现在临安伪朝元气也在逐渐恢复,万一配合东海军来个四面围剿,那么躲在徽州也无力回天了。

居安思危,他便想着找一片真正安稳的土地躲过去,对着地图思前想后,最后他盯上了静江府的地盘。此地地处内陆,外敌难至,无背腹受敌之虞,又与外界有水路可通,不至于与世隔绝,同时这些水路无论是灵渠还是桂江都通行能力不强,绝对不用担心被战舰打进来。

尹谷略一思索,也想通了这个道理,不过他又想起了什么,说道:“可是,当年蒙将兀良哈,便是自云南取道静江府……”

他指的是十五年前(1258)的蒙宋大战,当时兀良哈率领一支偏师自云南攻入广西,又一路攻进湖南,一路上对南宋腹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最后与当时攻鄂的蒙军汇合,撤回了北方。不用说,当时他们就是取道静江府进湖南的,这么看来,这地方好像也不那么安全啊。

当年的战争就是贾似道的成名之战,他自然清楚这段战史。不过,现在的贾似道,对蒙元的恐惧已经远不及对东海军的顾虑,当即掰扯起来:“其一,两广有数万新军坐镇,防务无虞,不需过虑。其二,西南道路难行,当年兀良哈是借道安南,才得以攻入广西,而如今安南已为我所有,足以将元军拒之于外。”

实际上,两广和安南的新军也是他这次选择转进西南的最大的原因之一。这两年来,新军为了安南战事大量驻扎于两广,顺便也将当地顽固势力狠狠地清理了一通,现在的两广政令通达、军备完善。中枢坐镇于靖安府,便可将这支力量掌握起来,而他们无疑比勉强捏在一起的政治盟友们更可靠。

尹谷听了,倒也频频点头,确实也有道理。不过他很快又察觉到了什么不对,自己小小一个知州,贾似道干嘛要透露这么多内幕给自己?

贾似道似乎是看出了他的疑惑,笑道:“耕叟,你在衡州任上也多年了,窝于一隅实在是有些屈才。不若随我南下,去掌邕、钦诸州政事吧!”

把尹谷带走,既能把衡州的位子空出来安插亲信,又能得到一个能臣去掌控相对不稳的新地,何乐而不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