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江南工作组的现任负责人狄柳荫果然一副被震慑到了的样子,笑着恭维道:“真是威武啊!我东海国水师也有颇多船,可没有一艘如此高大威猛的,果然我皇宋不愧是天朝上国,就是不同凡响!当然,这也是因为官家英明、贾相辅国有方。”
他这马屁拍得有点虚伪,不过赵禥和贾似道听着还是十分舒坦。
贾似道捋了捋胡子,正欲反过来夸奖东海国水师两句,赵禥就冒了一句让他不是很爽的话出来:“能造成这些大战船,还是文宋瑞筹谋得力啊!”
文天祥从东海国归来之后,就开始了他在南宋朝廷的仕途生涯。这个时空,由于宋世祖病得早,又有东海国这个强藩的支持,所以他的政敌董宋臣并未给他造成太多麻烦,他的升迁要比历史上顺利得多。咸淳元年,他就外放任职江西提刑,也算是进入了大宋司法系统的正规升迁轨道。
不过此时的文天祥尚未因国难而脱胎换骨,仍然是个贪玩的纨绔,在江西也不好好断案,而是整天在鄱阳湖玩船——他在东海国任职的时候,与海军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见识了大量的先进设计,自然对湖里的那些老旧船型很不满,就凭借丰厚的家底(他家里就是江西大户),自己捣鼓着造起船来。
鄱阳湖畔的隆兴府(南昌)是南宋五大造船基地之一,设施完善,熟练船匠众多。而文天祥仍然与东海国的股东们保持着联系,股东们对这个民族英雄兼小弟弟也很爱护,批条子给了他不少照顾。旧基础加新技术,还真让他在鄱阳湖上折腾出了不少好东西,比如类似河级的人力螺旋桨船,闯出了些怪异的名头。
后来,文天祥被调回京中,“除军器监兼权学士院”。军器监之前在李庭芝的领导下,仿造出了大量火器,文天祥到任之后觉得很合胃口,就摩拳擦掌,开始筹谋制造一种对标甚至超越烈焰级的大战船,也就是现在造出来的这种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型船正是仿造烈焰级并稍作改动造出来的。单纯的模仿并不容易,但所幸,东海人造烈焰级也不是自己凭空捏出来的,而是借用了大量旧式船匠的传统技法才诞生的,所以和旧法也是有相通之处的。而南宋本来就有发达的造船业,之前又有东海人推广了先进的顺风级船型,使得船匠们对新造船法有足够的了解,所以才有了造大战船的基础。当然,这还不够,是文天祥亲自去跑了关系,从东海订购了特制的人力螺旋桨,才使得他的构想完全得以实现。
这型大战船单论船体的话,能搭载的火力是超越烈焰级的。不过,由于重心较高导致稳性不足,内部的人力动力系统又占据了大半船舱导致携带不了多少补给,所以只能在近海大江晃悠,出不了远洋。但反正南宋水师也没出海的需求,能在近海称雄就不错了,这型船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作为这个项目的总设计师,文天祥可谓居功至伟,是当得起赵官家一句夸的。
不过贾似道听了对文天祥的夸赞,却有点不高兴。因为就在今年初,这后生得罪过他一次。
贾似道如今权倾朝野,但犹不满足,多次假意退野,诓逼皇帝授予更多的权力。今年早些时候,贾似道假装称病请退,再次试探赵禥的底线,结果把这位三不管官家吓得不轻,连忙下诏请他回来继续主持大局,还许了不必上朝的特权。
所谓不必上朝,实际上是贾似道不必入宫主持政务,让官员们去他家里汇报工作,形同另立中央了。这当然是贾似道在政治上的又一次胜利,不过事情坏就坏在赵禥这次下给贾似道的诏书是让文天祥代笔的。
文天祥是什么人啊,他像是那种趋炎附势的小人吗?当即就在诏书里夹枪带棒把贾似道讽刺了一通。而贾似道又是什么人啊,他像是那种胸襟宽广的君子吗?好嘛,这可就结下梁子了。再算上文天祥浓厚的东海背景,在两国关系急转直下的现在,可就更看不顺眼了。
所以,在官家夸奖了文天祥之后,我们的贾相便咳嗽了一声,说道:“嗯,而且庆元船场的陈大匠,还有监工的白福山,也是有功劳在的。此外,这些战船耗费不菲,每艘算下来足有十万贯,亏得有公田善政支持,朝廷才造得起这么多,刘良贵、陈时、赵与时、廖邦杰、成公策等皆有功劳在。”
他一连点了好几个亲信的名字,赵禥也记不住,只是摆摆手道:“好,好,太师记下,之后封赏转官便是。”
过后没多久,船队开到正对着不胜寒阁的江面上,转了一圈又调头向东,然后对着江心早就泊好的一艘大而破旧的老船展开实弹射击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