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由于龙骨对决策有了干扰,船只设计就倾向于等长度的情况下最宽,而不是等用料的情况下最平衡,所以大多数船的长宽比才会低至四比一甚至那么胖。”
许嵩涛恍然大悟:“哦……对,有道理啊!”
梁恩越说越激动:“所以说,龙骨的限制,才是确定了这个‘最优长宽比’的最大因素,而没有这个限制的时候,真正的最优长宽比显然会更大一些。这个例子在现在也是存在的,你看,不需要龙骨的沙船,长宽比普遍就达到了5:1甚至更高。后世的钢船,长宽比动辄8:1以上就不用说了,历史上到了发展出钢铁龙骨的时候,新出的飞剪帆船也迅速发展到了6:1以上。这说明,这样的长宽比才是更合适的啊!”
许嵩涛想了一会儿,点头道:“嗯……是这个道理,然后呢。”
梁恩点了点他面前的那张概念图:“那么,为什么‘北美’纵帆船就自然发展到了5:1那么长呢?那是因为,当时的北美有极为丰富的木材资源,几十年的树那都不算事,上百年的才算堪用,甚至几千年的也能找到,所以龙骨成本相当低,对于决策的干预少,所以长宽比才能向更优化的方向发展。”
许嵩涛也认同了这一点,但一时还是没转过弯来:“哦,很有道理,但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梁恩哈哈一笑,指了指南边:“现在我们不也有了吗?辽东的大木,就是造船业下一步升级的关键啊!”
第432章 南下:温州
1263年,10月2日,立冬5日,温州。
时光飞逝,眨眼间几个月便过去了,时间又到了立冬之后。
立冬现在已经是东海国年度节奏中最重要的几个节点之一了。在这个节气过后,新兵开始入伍,农民进入了农闲季开始服徭役,这也意味着基础设施建设又进入了一个高潮。同时,各地的工厂开始为水力的枯竭而困扰,最新的“新星-150”蒸汽机开始成为争抢的对象,产量供不应求,出厂价水涨船高,珍贵的技术工人们骑着马背着工具包往返于各个工厂间,忙碌地处理着故障和技术问题。
不仅如此,在立冬之后,北风取代了南风开始盛行,这意味着新一轮的南下季又开始了,这对于以海贸立国的东海国来说尤为重要。而今年则特别重要,因为随着烈焰级的入役,海洋部有了底气,决定发起一次浩大的远洋探险暨贸易行动,把贸易路线大大地扩展出去,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并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今日,一支庞大的舰队便出现在了温州外的洋面上。
这支舰队舰队接地连天,怕不是有上百艘,里里外外大致可以分三层:核心自然是海军的远洋舰队,包括两艘烈焰级“逐日”和“追云”,以及四艘新的双桅星火级;外围还有更多的归属于河海卫队和各海贸公司的船,包括十二艘星火级和十五艘顺风级(其实现在大型星火级和顺风级的设计有趋同的趋势,只是一个自产、一个外购而已),他们现在与远洋舰队顺路,但不会伴随他们一路南下,而是会在途中停留在各港口完成贸易并择机自行返回本土;再外围就是大量蹭安全服务的民间商船了,胶州、崇明、庆元府跟过来的都有,目的地也各不相同,场面太复杂不好管理,收起保护费来也挺麻烦,还好海军从海盗那里山寨了一招,让商船交钱买令旗,没令旗的就开炮驱离,倒也能维持住秩序。
远洋舰队旗舰追云号上,提督韩松上到了露天甲板之上,查看养在上面的两对马的状况。
之前符凯伟莫名其妙就给他们找了一个买马的任务,令海洋部不少人都苦不堪言,不过韩松心怀大局,也认同了这个目标。但毕竟海军没有长途运马的经验,不敢确定能不能成,于是干脆启航的时候就挑了一批普通马带上,烈焰级每船载了四匹,星火级两匹,一路走着一路养着。若是把马养死了,那说明他们没这能耐,还是趁早放弃这任务吧;而若死亡率不高,那就说明计划还是可行的,这一路载过去也能培养一些照料马匹的经验。这些马之前都是经过了十天近海适应性训练的,如今正式出了海过了几天,现在看来还算生龙活虎,状态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