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页

交通处成立的历史也不过两年,但现在看来相当成功。不但南北的交流得到了保障,一日之内信报便可从蓬莱直达中央市,而且沿线的治安也有了很大的好转,这又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兴起,可以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一直默默无闻的公安部总算扬眉吐气了一把。

不过由于运力和编制所限,交通处的快递仅对管委会、商社和军方等国家机构开放,是不对外开放的。而向民间提供邮递服务的,就是商业运营的“东风速递公司”了。

东风速递虽然与交通处没有统属关系,但也能借用各地的驿站,在驿站派驻有工作人员,搭上了这条建立好的链路的东风。它其实也是个武力色彩相当浓厚的组织,与其说是后世的快递公司,不如说更像是古代的镖局。

它的成员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退伍士兵,装备相当精良,有盔甲和劲弩,近来还得到一些淘汰的火枪。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把邮件“安全”地送到目的地,而不仅是“送到”目的地,很多时候不但送信,还兼着一份护送商队的职责。没办法,现在的安全环境就是这样的,东海人虽然论武力说一不二,但也是不能把见首不见尾的强人一下子就清理干净的。

不过对于莱西附近这样的熟地,安全环境还是不错的,所以东风速递在这边也没大张旗鼓,大多数时候一辆邮车便足矣。只是他们的事业实际上也只是刚刚起步,覆盖范围相当有限,大部分情况下只能在大型站点之间输送信件和邮包,而将这些邮件送到城镇之外的具体地址就需要民间力量的协助了。

这些民间快递员,有一部分是熟悉周边情况且身家清白的良家子,在驿站领了信件送去七里八乡,赚些跑腿费。但即使送一封信能拿15文,这活也不太划算,因为当下的邮件量并不大,而且极为分散,一天为几封信跑个几十上百里,显然还不如去城里打工呢。做这些事的,更多的是往返乡间的货郎、商旅,在驿站登记了之后,看到有顺路的地址,就顺手取了送过去。赚多赚少都是赚,还能结交一份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可想而知,现在邮递的成本可不低。就胶西到莱西这四站路百公里的距离,一封薄薄的平信就得65文钱。但考虑到既要长途运输、又要短途分发,最后还要把回执送回寄信人手上让他安心,那么整个过程其实也没什么利润,只不过是交个朋友罢了。

驿站的东风工作人员从邮车上取出一个大邮包,然后就在驿站的小院里分拣了起来。一人念着目的地,另一人将邮件甩入地上几个代表着不同地区的篮子里,很快就处理完毕了。然后便有不同的志愿者认领了信件,去交了押金,然后带着信件,或骑马,或赶着小车,往各地去了。

现在东海国内马匹的价格不高,而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至少在商人群体内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所以来往各地的商旅普遍使用了畜力,各类车辆的销售量也渐增,为商业网络注入了活力。

“河头店,韶窑纪员外……”

兼职邮递员张信从驿站中取回长剑,一边察看着自己分到的信件,一边牵着马走出了驿站。

去年,他与同公社的李佳儿等人一起,护送过一帮商人去过临淄,分到了不少钱。后来李佳儿返乡后回到了军队,而他却爱上了这种闯荡天涯的游侠生活,因此没有回到体制内,而是告别了家乡,继续做着这些护卫和送信之类的生计。这行赚钱有一点,但不太多,更重要的是能到处闯荡,更合他的性子。

这不,今天他就到了莱西,现在顺便接些去东北方向的信件,等送完信就直接去莱阳,在那边的驿站把回执换了钱,下一步就再北上去蓬莱。说起来,还真是潇洒呢。

出了驿站之后,首先看到的是南边的操场上有十几个小娃娃分了两队在踢一个充气猪尿泡——文化部在莱西堡中设立了一个规模颇大的小学,既从周边吸收生源,顺便也能在空闲时给驻军上些文化课,现在正是午后休憩的时候,不少精力旺盛的孩子就跑了出来踢球。

张信看了一会儿,感叹了一下现在的小娃儿长得真快,便继续出堡踏上了向东北的旅途。

第429章 北上:韶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