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页

耶律古乃回到自己的营帐中,擂起聚将鼓把自己部下的千夫长召集了起来,吩咐道:“大王有令,我们得给大军打打草谷,我们来划定次序分了地盘,你们速速召集部下去吧!”

听他这么一说,千夫长们顿时面露喜色,这可是大大的肥差啊。于是他们立刻展现出了惊人的高效率,几人一商量,便飞一般地出营点兵出征了。契丹骑兵也是史上有名的轻骑兵,虽然现在没当年那般气势了,但是打草谷这样的任务还是很胜任的。

耶律古乃对南征这么上心,也是因为关切到他自己的利益。他的家族作为东辽国的统治者,早就知道故苏州地区(后世大连)的天威余孽的存在(当初东辽国部分人不满耶律留哥附庸于蒙古,试图重建大辽荣光,起兵叛乱,自称皇帝,建元“天威”,旋即被剿灭,史称后辽)。但是由于辽东地广人稀、契丹族又屡遭劫难人丁稀少,他们也没真造东辽国的反,反而去找女真人和高丽人的麻烦,所以耶律家一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去管他们,只是暗中查探动静,双方隔得远远的,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今年以来,这帮子反贼开始蠢蠢欲动起来,据内线回报,说是他们是受了山东造反的东海贼的鼓动,也想做点事业出来,这还了得?

本来耶律古乃是想发兵先发制人先去苏州剿匪的,但是无奈动手之前就接到了朝廷的征召,只能收拾兵力入关了。但这也不失为釜底抽薪的一个好办法,只要去南边把罪魁祸首东海国剿灭了,那帮子余孽不就成无根之萍了?

在东辽官兵的努力下,塔察儿大军收集到了不少粮草,拔营慢慢向南动了起来,渡过马颊河,进入滨棣路的棣州地,向更南边的土河(汉商河的故道,因黄河泛滥而混乱,后世演化为徒骇河)进发,准备征讨盘踞在滨州地的东海贼。

到了滨棣路,大军的行动更加困难,因为这里东海军肆虐的情况更加严重。

由于忽必烈的一道命令,滨棣路的所有居民在名义上已经被征为兵了,所以借着这个台阶,东海军成功突破了下限,在滨棣路大肆劫掠。他们在冒险者们的帮助下,将本地“民兵”一片片地俘虏,运回本土,为各项建设添砖加瓦。所以现在的滨棣路可谓千里无人,白日狼犬横行,田地大部抛荒,军队在这里极难找到补给,只能依赖沧州方向的后勤运输,如同进入了绝地一般。

见到这样的场景,不仅打头阵的高丽军震惊了,打草谷的耶律古乃震惊了,就连塔察儿也震惊了:这全面劫掠,不应该是我们的专长吗?怎么他们做得比我们还绝!

第367章 神枪 上

1262年,7月26日,立秋14日,利津县。

“啪!”

范龙城做出一个标准的站立射击姿势,扣响了手中风暴枪的扳机,枪托在他肩上大力一撞,铅弹便朝一百米外的靶子飞去。

一般来说,风暴枪在这个距离上,能打到什么地方完全随缘,中不中靶都不一定,然而数百毫秒后,子弹稳稳落入了靶上人形标记的头部区域中,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精度或者是运气。

“爆头!”他旁边的张云飞大喝一声,然后放下望远镜,朝范龙城竖起了大拇指,“范大将,你这枪法可以啊!”

张云飞是工业部的股东,同时也是武备组的成员,在段明远上了前线之后,他便接过了轻武器项目部的主导权,在后方负责火枪的生产与研发工作。开战以来,东海商社的资源向军事倾斜,武备组也分到了不少预算,他们轻武器部折腾出了不少新枪,这次张云飞就亲自带了一批送来前线让军方试一下看看反响,正好在第一站利津碰到了范龙城,就先让他尝尝鲜。

“去!”范龙城看了一眼靶子,“我明明瞄准的是胸口!你这把枪真的好好校过吗?我怎么感觉标尺是歪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