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页

这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为此,东海商社甚至发放了私掠许可证,允诺海盗们只要上交一点合理的费用,就能合法地将私掠所得据为己有。这简直太对他们的胃口了,于是纷纷北上开展了这项很有前途的打劫事业,给北地蒙统区的人民和蒙古朝廷的财政造成了深深的苦难!

当然,虽然他们可以合东海的法抢劫,但是蒙古人和河北世侯的法可不会这么认为,自然调兵遣将对这帮子海寇展开了围剿。

正规军的战斗力当然不是海寇能比的,只是,相当一部分的河北兵力已经被各世侯带去了济南,能留下多少可以守备地方呢?更何况,漫漫海疆随处可以登陆,如今夏季盛水期各条水脉又四通八达,所以海寇乘船而来乘船而去,那叫一个神出鬼没。蒙军左支右绌哦根本守不住这么大片地方,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在河北大地上肆虐。

赵牛儿自然也是这支私掠大军中的一支,如今就在沧州一带活动。不过他这个队伍人少,一直都只能对些小目标下手,所获不算太多。之前,他们盯上附近村中的一处大院,据称其主人刘员外家财万贯,但是刘家自建坞堡,守备森严,他们也不知从何下手。

直到偶然一次打劫过程中,赵牛儿“结识”了这个刘二。刘二是刘员外的佃户之子,供出了一个他偶然得到的消息,说是刘员外因为周遭不太平决定西迁,但是家财转移起来太显眼——要是大张旗鼓地多觅护卫上路,肯定就被猖狂的海寇盯上了,到时候一拥而上有多少护卫也不够用。所以他决定将家财分批扮作运粮车送出去,虽说被发现就是送,但是这点粮食太不显眼没人愿意动,反而更安全些。

赵牛儿得了这个消息颇为惊奇,直到打听到刘二跟刘员外有仇怨才信了几分,于是死马当活马医今天按刘二的情报来了一次劫道,没想到居然是真的,这下可发财了!

手下们三下五除二地把装有财宝的箱子抬出来,准备运回藏在芦苇荡的小船处,再乘船回他们的大船那里去。

赵牛儿看了看他们,确定没什么问题后,又走到被绑住的那几个车队护卫面前,对着或是愤怒或是哀伤的他们说道:“老子叫赵牛儿赵都帅,今天是爷爷抢的你们,记好了!今天你们虽然杀了我一个兄弟,但老子江湖道义是讲的,各为其主,刀剑无眼,所以也生死无怨,这次我便放你们一马。”

说完,护卫们顿时露出了有希望的表情。

不过赵牛儿却没立刻放开他们,而是从收拾好的武器堆中捡起一把大刀,看了一下,只是普通铁匠打造的杂牌刀,是这些护卫们带过来的,比他用的东海钢刀差得远,便朝大路另一头远远抛了过去,又对着他们说道:“不过我也不能就这么放你们去报信,看到那把刀了没?等我们走后,你们就自己挪过去割开绳子吧,之后怎么都随你们。不过,我看,你们丢了东家的财货,估计以后在这地面也不好混了,几位好汉身手都不错,何必给鞑子做事?不如去寻个别的去处吧!”

第361章 冒险者协会

1262年,7月25日,立秋13日,沧州。

一艘没有旗号的小型沙船悄无声息地顺流出了河口,进入了渤海湾中,然后升起了帆和“铁牛帮”的旗号,戗风向东南边的海面驶去。

船上,刚刚劫掠到一笔大财的水手们心情愉悦,在甲板上吹着海风,肆意胡闹了起来。赤着脚敞着胸怀的好汉们相互吹嘘着今日的威武表现,讨论着今晚该去照顾哪个姑娘的生意,有人还把治伤用的烈酒偷偷拿出来喝,一时间船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赵牛儿自己倒没跟他们一起胡闹,而是跟一个老船工一起掌起了舵,以保证船只航行的安全。不过他也没去约束手下们,江湖好汉吗,就该这么豪放洒脱,不然干嘛不去当东海人的兵?还有一百亩地拿呢!

在这欢乐的船上,唯一感觉不适的就只有两个人了。一个是今天刚挨了一刀的张明,为了养伤只能安静呆在船舱里,酒也不敢喝;另一个就是新鲜入伙的刘二了,他平生没坐过海船,上船之后不久就头晕眼花、脸色苍白、昏昏欲吐起来,只能也躲到船舱里,顺便也给张明打个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