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

经过漫长的研究,基础技术不断积累,工业规模逐渐扩大,技术工人越来越多,加工精度日渐提高,动力需求越来越紧迫……到了今天,东海人终于把蒸汽机做出来了!

这真是一条艰辛而漫长的道路啊。

其实嘛,工业部研究蒸汽机并非从今天才开始。蒸汽机的结构并不复杂,登陆之初就有人在研究了,但早期条件不成熟,研究只停留在纸面和简单模型,无法实用化。虽说如此,但也并非白费功夫,这些早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可行性研究和路线图。等到60年中,大铁厂上了轨道,工业有了足够的基础,尤其是镗床有能力加工出较精密的气缸后,蒸汽机项目便正式立项开始投入试制了。

这个尖端项目早期由机械组的陈文主要负责,后来狮牙炮正式量产之后,左武卫也带着大量的资源投入了进来。期间自然试制了不少模型和验证机,不过之前那些试作品并不是完全体,大都是独立的组件,用来验证机械原理并研究合适的加工技术,必须要手动干预才能运行起来,需要人工开闭气门,不算是完整的机械。

而今天这台,则是第一台能自动运行的“实用型”蒸汽机。当然,这个实用也是相对的,仍然还有很多缺点。气缸结构属于原始的单动式,未能充分利用机械运动。为了安全,蒸汽压力很低,整体加工精度和密封也一般,总体功率和热效率都不高,名为“实用型”,其实仍然只是台验证机。

但是,这个槛迈了过去,以后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啊!

之后,每个人都走上前去,亲手启动了一遍机器,体会这不强劲却令人喜悦的震颤,又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机器的改进方案和未来的大发展,一直到夜色升起,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车间。

……

工业部对蒸汽机的研制并未特别保密,反正这消息就算传到了外界,也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只会当作一桩奇闻轶事一笑了之。而且就算外人想仿制,也得先有那个本事才行,真以为能让铁匠照着图纸敲出来啊?

不过当试制成功的消息在股东中传开了之后,立刻引起了轰动。只要是在本土的股东,就算是工作再忙,也要抽出空来参观一下这个必将改变历史进程的机器。

一时间,访问金口堡的股东络绎不绝,放置蒸汽机的车间门庭若市。来这里的人无不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甚至还真的有人顶礼膜拜了起来,陈文每天都要赶出去几个这样的。

12月28日,除夕前一天。

“啊,首席,韩松,你们可来了,接待完你们这一波,我终于能歇歇了。”

明天除夕,这蒸汽机车间就要“闭馆歇业”了。在这二十八日下午,新任首席史若云和第一先生韩松终于姗姗来迟,作为年前最后一批客人,来参观这台伟大的蒸汽机。

既然是首席过来,左武卫也换下了孙文的岗,亲自来接待他们。

“哈哈,年前不来亲自看看,这个年也过不好啊。”史若云笑着打了个招呼,然后迫不及待地拉着韩松走进了车间,对着那台神器惊呼了起来:“哇……诶,比我想象的小多了啊,我还以为一定是那种傻大粗黑的风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