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芝点点头,然后又对手下的兵招呼道:“那就把……嗯,先把那门‘平虏将军’拉出来,让来使看看。”
于是扬州炮兵们就从炮列中挑了一门一千斤级的,十几个人一起上,将这门“平虏将军”拉到了前方的空地上。
李涛睁大了眼睛,试图看清他们是怎么操作的,好评估他们的实力——结果让他大跌眼镜,炮兵们没装填也没定位什么的,反而摆出了一套香案,朝着大炮祭拜了起来!
他忍不住对李庭芝问道:“制置……这,这是?”
其实不用问他也知道,八成是因为火炮经常炸膛,扬州炮兵吓到之后搞了些迷信手段来。
李庭芝有些不好意思地咳了一下,含糊地道:“此乃军国利器,自然要祭过再开炮,以免冲撞了炮神。”
李涛暗笑了一下,也不追问,静看炮兵们摆弄。
前方经过一番祭祀之后,终于开始装入弹药开炮了。
“轰!”
随着一声巨响,炮弹自炮口飞了出去。
这次李庭芝特意让人用的铁弹,弹重四斤,换算下来直径差不多是85。由于前列的种种因素,所以初速不高,肉眼能显著看到弹道。但即便如此,这样的炮弹威力也惊人,飞出去之后慢慢落下来砸中了前面的一段土墙,溅起一大片尘土。
周围守卫的士卒,立刻喊起了“威武”之声。
但李涛看了他们的演示,反而放心了不少。
虽然火炮本身是山寨出来了,但是其它东西可不是那么容易学的。
由于李庭芝当初看到的是船载火炮,所以现在用的炮车也是与船载炮车近似的四轮车,只是轮子为了适合陆上的崎岖地形放大了不少。这种四轮车与东海产的四轮车不同,没有转向机构,前后两个轮轴是固定在一个车架上的,遇到转弯和颠簸路况时应力很大,所以车架特别厚重,重量一看就不小。而且不像陆军用的双轮炮车那样可以把大梁支在地上抵消后坐力,这种四轮炮车没有卸力的途径,只能在车前钉上两根木桩,用绳索把炮车固定住,跟船上的阻拦索一样卸力。这两点一结合,大大限制了火炮的机动力。
而且炮组的工作也很有问题,他们毕竟没见过东海人是怎么开炮的,只能自己摸索操作流程。炮组人员没什么明确的分工,基本是一拥而上。火药是用勺子舀进去,舀多少很是随性,炮弹直接扔进去,再用拖把捣实,点火用的是旧式的导火索,点燃之后要过半天才能烧尽。发射完了之后倒是会清膛,估计是当初李庭芝看到了狮吼炮旁的拖把后领悟到的,但是擦水用的干拖把居然和之前捣药用的是同一把,到现在都没出过事故真是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