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

梁恩摇着头说:“说你外行吧……都说了,现在低速船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摩擦阻力,船型影响不大。就现在这长宽比刚过35:1的粗短船身,加了飞剪艏有什么用?”

但是郑林眉头一皱,说道:“就算没用,但也没损失啊?能提升一点是一点嘛。”

梁恩摸着脑袋,尴尬一笑,说道:“其实是我们做不出来。飞剪艏跟福船船体不是一个路线,形状也比较复杂,还需要摸索,摸索。再说了,船跑不了那么快,你硬生生把艏部做窄了,那不是浪费空间嘛。高速的时候材料强度也是个问题。现在有个三角艏,慢慢演化,会有的。”

郑林指着旁边的铁锚,说道:“等等……刚才你的舵里面不是用了钢骨吗?工业部现在钢产量不低了吧?要点过来,做个钢框架加强一下艏柱不行吗?肋骨、龙骨也可以用钢材加固啊,哦,干脆做成铁骨结构不更好吗?”

梁恩把头一摇,说道:“钢铁和木材的热膨胀系数不一样,用在舵上问题不大,出了事大不了换一把。但若是骤然用在船体结构上,热胀冷缩之下,搞出什么裂缝来,可就玩脱了。不过你说的对,这确实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是在主力舰上实验太过冒险,如果时机成熟,我准备先造艘小船练练手,把什么尖艏、铁框架、新帆装之类的技术都塞进去,看看效果如何,没问题就推广!”

第192章 尖刀

1259年8月29日,淮南西路,黄陂县。

黄陂县位于大别山以南、长江以北,在后世属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区,但是现在还是淮南西路黄州下的一个县,再往西南去过了长江才是荆湖北路。

但是,如今这个江北重镇已被忽必烈率领的大军攻下,小小的县城外铺天盖地的都是蒙军的营帐。

忽必烈在蒙古人中应当算个异类,与劫掠成风的大多数蒙古将领不同,他听从麾下汉人文士的建议,治军严谨,辄有军士犯法,便定要斩首示众。这一路南征过来,秋毫无犯当然不可能,但比起蒙哥汗亲率的西路军那种攻下一城便要将满城男女皆掠走、还动不动屠城的德性可要强多了。之前,汉军千户董文炳攻陷台山寨,将其中数千居民掠为奴隶,忽必烈知道之后便把他们全给放了。

也是因此,大军驻在黄陂,却鲜有本地人反抗,嗯,其实更多的原因还是被蒙古铁骑的赫赫凶名给吓住了。虽说这支大军的主力还是汉军,真蒙古大兵并没多少。

此时,大营正中饰有华丽纹路的大帐内,这支大军的统帅,威名显赫的忽必烈,正坐在精美的波斯地毯上,审阅最新的军情。

忽必烈有着典型的蒙古汉子的粗短身材,脸色红润,今年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雄心勃勃的时候。他左手拿起一份文书,略略一读,右手便放到了一边,矮桌上堆着的文书飞快减少。

突然,他停了一下,从一份快报里抽出一份汉文写成的文书,递给旁边一个汉人儒生,说道:“郝先生,茶忽得了一份宋人的文书,你给俺读读。”

“郝先生”名郝经,是北地汉人文士,自幼家贫,好读书,后来被世侯张柔发掘,得到重用。1252年,忽必烈以皇弟的身份在金莲川开邸,召郝经询问政策,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此后就把他留在身边作为顾问。此次南征,郝经出谋献策,立功甚大。

前不久,他刚给忽必烈上了一份《东师议》,指出蒙哥亲率的西路军舍弃蒙古铁骑机动灵活的优势,去强攻有天险凭恃的坚城,是舍短取长,必然无功而返。破局之计唯有在忽必烈率领的中路军身上,只有以雷霆压顶之势攻破鄂州,威压江南,进而支援上游的西路军。若是西路军取得突破,那正好两军合一,直取东南;若是不行,也可以用已占领的土地为条件跟南宋议和。不管如何,忽必烈都将起到重大作用,这自然让他很是高兴,决定依郝经的计策,渡江攻取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