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

赵昀点点头,刚才得到王泊棠“万世之功”的认可,他其实有些心动。他登基以来,先是朝政被奸相把持,又是端平入洛失败,后又被蒙古取了蜀地,怎么看怎么失败。所以他是真想给后世留下点好东西的。

魏万程此时有些反应过来了,他们说的不就是阴历和阳历的问题吗?于是趁机行礼起身,一边偷偷活动腿脚一边说道:“官家,贸然改历,必然会惹人非议,但若双历并行,阻力则会小得多。黄历上大可如此写:‘今日二月十五,春分日;又今日二月十八,小字注春分第四日’。这不是改历,只是便民之举罢了。但实际上,阴历和阳历却独立成历。今日以阳历注阴历,怎知他日不能用阴历注阳历呢?”

“好!”赵昀击掌赞叹,觉得这实在是个好主意,“双历并行,此乃善道。赏东海使二百银!”

突然莫名其妙就赚了一笔钱,三人也不知道该用什么礼仪,反正立刻俯首称谢。

赵昀又转身对秦九韶说道:“秦卿,朕思虑过了,改历之事,仍由太史局施行。但亦需一并行之新阳历,此事想来也不易,你可担得起?”

秦九韶大喜,立刻拜道:“臣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贾似道也捋须微笑,觐见的事很顺利,自己阵营又接下一个修新历的活,是个炒作的好材料啊……

……

讨论过历法的问题后,今天的话题也差不多该结束了,赵昀又问了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便有内侍过来示意,该上表了。郭阳、王泊棠和魏万程立刻起身站到堂下,郭阳拿出一份帛书,摇头晃脑读了起来:

“……愿得薄授奉给,壮观小国,愿赐真秩……”

文章自然是由礼部往来国信馆捉刀的。蕃国来使多不通中文,因此由礼部代写上表就成了惯例,不过东海人有一点好,他们自己就认得字,不用礼部事先派人教他们背了。

这只是走个流程,真正的外交工作还得在私底下进行。赵昀并没有当场表态要拿这个“东海国”如何,只是按规程给三位使节赐酒,今日便算结束了。

第160章 新风

1259年,1月17日,庆元府,北轮船场。

陈家船厂的靠海码头上停靠着一艘崭新的木帆船,岸上的众多力工正忙碌地朝船舱中搬运着一袋袋的粮食。

旁边的空地上,郑林正被一群人围着,对着这艘新船指指点点。其中一个穿一身淡绿儒衫、在大冷天仍然拿着一把折扇的青年,看着送往船上的粮食越来越多,有些惊讶地问道:“这都……两千石了,郑兄,还要继续装?”